头针配合体针速刺治疗小儿脑瘫下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头针配合体针速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下肢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进一步证实其科学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头针配合体针速刺进行治疗。两组每日治疗1次,3 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选用综合痉挛量表评定患儿下肢痉挛等级。本课题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分类数据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数据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本研究60例受试患儿全部完成本研究,无脱落、剔除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下肢痉挛分级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组治疗1、2和3个疗程后和对照组治疗2和3个疗程后,下肢痉挛分级情况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下肢痉挛分级情况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下肢痉挛分级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疗程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下肢痉挛分级情况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下肢痉挛程度均有下降,治疗组在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上较对照组更明显,起效比对照组快。   3.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两组患儿不同性别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疗效与性别无关。两组患儿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疗效与年龄有关,且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结论:   1.头针配合体针速刺和单纯应用运动疗法均可改善痉挛型小儿脑瘫下肢痉挛,但加入头针配合体针速刺可明显提高疗效,且较单纯应用运动疗法起效快。   2.疗效和年龄关系密切,且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因此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应坚持,即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的“三早”原则。   3.从调整患儿整体出发,头针配合体针速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下肢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安全,为临床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提供了一套新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表现为整个关节及其组成部分退变和修复过程失调的病理状态,伴有继发的炎症性改变,特别是滑膜的炎症性改变,也常累及关节软骨自身。主要累及髋关节、膝关节
才华横溢的印象派大师凡·高一生穷困潦倒,尽管生前仅卖出一幅绘画作品,还是由弟弟买下的,但逝世后,他在艺术界的地位节节升高。现在香港有一家这样的餐厅,这家餐厅能让你在用餐时也能充分感受这位大师的艺术。说不定能让你食欲大增?  難词探意  1. emphasize /emfsaz/ v. 强调;着重  2. infuse /nfjuz/ v. 注入  3. frosting /frst/ n. 糖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