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对农田土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9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针对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冬小麦免耕播种的研究和实践较少而进行的,通过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经过5年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定位试验,覆盖免耕处理对土壤生物及其生活的土壤环境因子产生了如下效应: (1)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提高了土壤生物丰度。覆盖免耕处理蚯蚓数量是清茬翻耕处理和还田翻耕处理的4~7倍;覆盖免耕处理表层(0~10 cm)土壤中原生动物总丰度比清茬和还田翻耕分别增加115%和34.6%,对下层(10~20 cm)没有影响;覆盖免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比清茬翻耕处理增加21.46%。覆盖免耕处理土壤呼吸(以CO<,2>释放量计)平均比清茬翻耕处理增加25.57%。 (2)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改善了土壤生物生活的土壤环境因子。覆盖免耕处理在10 cm处土壤温度月平均温度比清翻和还翻降低了1.72%和5.07%,在10 cm处土壤温度较为恒定;覆盖免耕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其它处理增加5.56%~17.0%;覆盖免耕处理土壤表层(0~10 cm)容重比清茬翻耕降低9.35%,覆盖免耕处理水稳性团粒体比清茬翻耕处理提高105%,覆盖免耕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比清茬翻耕处理和还田翻耕处理分别增加15.8%~10.6%;土壤碱解氮含量比清茬翻耕处理增加23.3%;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清茬翻耕处理增加33.8%。 试验结果表明推广这项耕作措施在土壤退化的今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CD19分子是B淋巴细胞表面的Ⅰ型跨膜糖蛋白,也是B淋巴细胞表面重要标志之一。CD19是CD19/CD21/CD81信号复合体中一个成分,信号复合体可调节BCR刺激活化的阈值,其中CD21(CR2)结合
SB401蛋白是一种马铃薯花粉管特异表达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中富含谷氨酸和赖氨酸。在此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有6个V-V-E-K-K-N/E-E不完全重复序列,此特征序列与动物微管结合蛋白M
学位
温度是水产动物养殖的重要环境因子,大量研究表明,温度对刺参的生理和生长均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夏眠是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高温环境下一种休眠状态,本文研究了刺
本文以人工养殖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为实验对象,对半滑舌鳎IGF1和IGF2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激素、生长性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在转基因家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种热稳定的具有DNase样活性的蛋白质。该蛋白在80℃加热20min后,仍然具有降解质粒DNA的核酸内切酶活性。为了对此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
壳寡糖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卫生、食品、农业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研究及应用。在壳寡糖的制备方法中,以壳聚糖酶为基础的酶降解法具有专一性强,酶切效率高
复合微生物群(Compound Microorganisms)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共同培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发挥其最大群体优势的微生态系统。复合微生物制剂具有现实和潜在的
本文采用形态、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whiB基因家族多态性分析,部分whiB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及DNA-DNA杂交方法,对合格发表的链霉菌模式菌株22株和从形态上初步确定为链霉菌的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生分析比单存依靠单一或部分基因片段进行的系统发生分析信息量更大,说服力更强。蓝蛸(Octopus cyaned)和栗色蛸(O. conispa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