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文化冲击下,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语言正凸显出“失语症”的现象,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方设计和传统与现代的话语权之争。能够体现中国当代设计的作品越来越少见,随着时代的更迭、利益的驱使以及文化身份的焦虑,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本土文化特色似乎正在慢慢地流逝,走向迷茫。中国本土的语言传统正在被片段化地方式消解和被人遗忘,我们缺乏一套属于当下中国的景观设计表达、沟通与理解的语言。如何在复杂的综合语境下书写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语言成为了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语用学是一门有关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实用学科。它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本研究借助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以符合场地本土特征的认知语境为出发点,通过关联理论的认知语言模式探讨有关“中国式表达”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语用策略。力图为设计实践提供参考。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五大部分:首先对景观语用以及关联理论进行认知理论研究,为之后的景观现状原因分析和语用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是分析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语用失误现状,突出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认知危机,从认知语境和明示推理过程角度阐释语用失误原因;再是基于关联理论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语用策略探寻,提出景观设计语用的两大重要原则,并且以关联理论的景观认知语境假设为前提,从景观语汇以及空间语法营造层面支撑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语用的构建,完成景观语用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转变;最后以怀化市岩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实践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语用策略。本研究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代景观设计的现状问题,从认知语境和语言推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语言既不是西方话语的抄袭也不是传统语言的复制,而是符合当代中国人文化需求并且深植于当下本土地域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中引入语用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为我国当代景观设计走出西方强势话语和古典传统话语的控制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