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国家领导人答记者问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qing3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大基本属性。自从1972年美国学者Lakoff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之后,模糊限制语,作为语言模糊性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起初有关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学层面。近年来,从语用、语篇、社会语言学层面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的研究层出不穷,并且涌现出中外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的热潮。学者们对不同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其中也包括政治语篇。政治语篇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及其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例如,人们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的话并不总是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精准,相反,为了更好地回答问题,人们经常使用到模糊限制语。虽然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话语研究不少,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中美国家领导人答记者问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尚未有人涉及。鉴于此,本论文以Prince et al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标准,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美国家领导人答记者问中模糊限制语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揭示两者在模糊限制语上使用的异同点及各自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同时本研究还借助评价理论来分析中美国家领导人答记者问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总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模糊限制语是否是答记者问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策略?(2)中美国家领导人答记者问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有何异同点?(3)模糊限制语使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中美国家领导人是如何借由模糊限制语来传递人际意义的?为了能够客观公正地回答上述问题,笔者分别从中美具有影响力的政治网站选取了15场美国新闻发布会和10场中国新闻发布会的资料并转写,其中英文文本字数为46094,中文为49784。结合语境,笔者按照Prince et al的分类采用人工检索的方式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标记,并计算出四种模糊限制语的数量和频率,并以此来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首先,中美国家领导人都使用模糊限制语,但在数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次,在模糊限制语的偏好上也有差异。美国领导人更喜欢使用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而中国领导人倾向于使用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另外,模糊限制语在词汇类型的分布上也显示出差异。之后,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框架,作者将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归为以下三点:(1)成为负责任的信息传递者;(2)礼貌谦虚待人;(3)避免尴尬和冲突。本研究有以下价值:一、强化人们对模糊限制语的意识,增进人们对国家领导人话语的理解。二、促进跨文化交流。三、促进口译工作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信贷风险管理历来是金融业管理的难点,而对正处于改革时期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来说,更是如此。信贷风险是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信贷管理缺乏科学手段,导致资产
网络的飞速发展令我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语言也随之诞生,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众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由于网络语言是开放式
本文以现场采样为主,调查问卷、资料统计为辅,简要分析了福建省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其中以福建上杭、晋江、龙文和霞浦四个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动结式“V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历时方面主要是“V满”的历史演变和“充满”的词汇化方面,共时主要是“V满”的句法语义属性方面。内容分
疑问词原位现象在伊拉克阿拉伯语,法语,印地文,马来文,黎巴嫩阿拉伯语,日语,韩语和汉语等不同语言中是有所不同的。对于普通话来说,疑问词原位可以有以下几种解读:(1)单元疑问
本文立足于广泛充实的语料,采取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说起来”的分布及其功能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除去绪论和结语,论文的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描述了
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伴随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进行
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一群女子学院的学生们在思想开明的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实现的奋斗历程,探讨了女性该如何定位的问题,回答了"女性
以墨江紫米为研究对象,采用CIE Lab、HPLC和LCMS等分析技术并结合GB/T 5009.3—2010、5009.4—2010和5009.9—2008标准检测方法,全面地分析了紫米中基本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物
郭沫若的历史剧在现当代文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现当代历史剧的创作起着先导的作用。对于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多数着眼于文学方面研究,在词汇方面研究略显不足,尤其是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