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地缘环境对行政功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缘环境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可揭示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多民族聚居、行政功能变迁繁复的区域,是研究地缘环境对行政功能影响的一个理想地区。本研究以秦汉以来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变迁、民族活动、行政功能沿革的文献记载和自然证据为基础,综合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时空序列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开展以下工作:第一,梳理西汉、唐代、清代三个典型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变迁的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第二,阐述了在三个典型时期特定自然条件背景下,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第三,揭示了各时期西北地区的地缘格局的变迁和地域综合体内经济社会的变化,进而厘清区域地缘环境的变迁过程;第四,探讨了各时期西北地区地缘环境变迁对行政功能变革的影响机制。所得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1)西汉时期西北地区气候相对较为湿润,河流湖泊兴盛,草木丰盛,生态环境较为适宜。此时期区域内汉朝和匈奴强弱位置互换,汉廷一统西北,区域地缘结构重构。汉朝依托区域内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徙民实边、屯垦固边推动区域农业取得蓬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也以此为基础取得了全面发展,地缘环境迎来变革。面对新的地缘环境,汉朝通过行政区划与行政组织的初置,将郡-县-乡-里的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到西北地区,使本区地方政府得以通过行政功能的发挥实现稳固边防的军事政治目标以及发展生产的经济目标,引导区域社会从动荡停滞阶段重新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唐朝前中期(640-790),西北地区气候相对暖湿,植被仍保持了较好的分布状况较,河湖兴盛,水资源较为丰沛。唐朝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使西北地区由“群雄逐鹿”的地缘格局进入唐朝统驭下“小乱不断,趋于大治”的地缘格局新时期。唐廷依托此时期西北地区较好的自然条件,屯田兴垦,不仅解决了驻军的军需,还使本区农业生产空前繁荣。在此基础上,唐朝适时的在西北地区实施“贸易安边”的经济开发策略,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带动了区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面对新的地缘环境,西北地区地方政府一方面坚持贯彻军事戍卫的军事职能,确保边疆军事政治的稳定;另一方面,还统筹考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强化自身经济职能,引导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最终取得贸易兴边、安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清代西北地区总体上较为冷湿,期间局部地区也存在暖干波动。清代前中期河湖面积较大、水量较为充足,但清末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萎缩,植被分布状况也经历了由前期相对较好到后期破坏严重的过程。清初中央政权的巩固以及对西北地区民族割据政权的平定,使西北地区进入了一个政治上安定统一的时期。依托清前中期西北地区相对较好的自然环境,统治者通过鼓励农桑、推行屯垦、兴修水利、减轻赋税等一系列措施,使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再次取得了巨大发展,区内人口大幅增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应对地缘环境由“军事对抗”为核心转入“军事戍卫”与“区域发展”兼顾的新时期,西北地区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制度的改革(甘肃地区裁卫所置府州和新疆地区改军府制为行省制),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区域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行政功能,引导区域地缘环境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  (4)自西汉武帝后,西北民族地区正式并入中原王朝的疆界版图之中,其地缘环境的变迁与中原王朝的兴衰密切相关。西北地区地缘环境的变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西北地区地缘格局是由区内中原王朝与民族政权之间实力的强弱对比所决定的;其二,在中原王朝统治时期,积极利用较好的自然条件,这其中相对丰沛的水资源为区域农业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区内农业生产经历了三次蓬勃发展时期,并直接促动了西北地域综合体内经济、社会、政治的全面变革,最终引发区域地缘环境的变迁。地缘环境的变迁作为诱发因子,促动西北地区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革,由此促使地方政府行政功能由前期单一的政治军事职能逐渐发展完善,涵盖社会治理、区域发展等职能;恰当有效的行政功能引导区域地缘环境由动荡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局势。历史时期地缘环境与行政功能的互动机制的探究,可为今后西北地区地方政府区域治理提供科学借鉴。
其他文献
利用遥感监测积雪覆盖范围,并进一步获取雪深、雪水当量等信息对于水文应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大量重复观测数据,特别的微波遥
学位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我国天山地区的冰川,目的在于通过InSAR技术获得冰川的高度变化数据。本文的核心在于引用一种新的技术来实现对我国西部山地冰川高度变化的检测,因此重点在于
水文模型作为模拟水文循环过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流域研究和管理决策。随着公众参与水文事务热情的提高和更多流域对模型的需求,如何从数目众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产物。土地利用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土地利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我国成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有些地方甚至成为推动城镇化的唯一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一大批独具特色的、类型各异的旅游小城镇,成为
水色遥感中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是如何有效、高精度的获取水色参数,而在所有参数中浮游植物色素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子。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多集中于叶绿素a的遥感反演,其它色素
毋庸讳言,检查是落实工作、了解真实情况的有效办法,必要的检查对于找出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误的教训,明确奋进的目标,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可是,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和单
古诗教学也要有所取舍,有所突破.《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突破点在中八句;教学中应以此为重点,多策并举,以体会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而又浑厚含蓄的特点.
中国开发区产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是我国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与技术革命浪潮的产物。简单来说,开发区是一种享有特殊经济政策、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地域类型。   目前,葛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