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电纺纳米纤维结构性能研究与应用拓展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且无毒副作用的高分子材料。由于聚乳酸具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使得其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乳酸的纳米纤维以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吸引了大量的目光。但由于聚乳酸自身性能的缺陷以及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极大的限制了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应用范围。本论文分别从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的立构复合结晶、聚乳酸超细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表征、聚乳酸与聚β-羟基丁酸酯共聚物(P34HB)共混改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扩大聚乳酸纳米纤维应用范围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等质量比的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PDLA)共混制备的电纺纤维通过冷结晶得到大量立构复合物晶体的同时几乎没有同质晶体的产生。相反,相同组成制备的溶液浇铸膜与熔体冷淬膜经过冷结晶过程得到的主要是同质晶体。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在共混电纺纤维中,由于甲基与羰基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LLA与PDLA分子间形成了有序排列的结构。当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分子间有序排列结构诱导了共混电纺纤维中立构复合物晶体的大量形成。此外,由于单根纤维中限制效应的存在,使得立构复合物晶体呈一维方向生长。(2)聚乳酸(PLA)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纤维直径较大,并且含有大量串珠。但是,添加具有高导电率的离子液体后,制备得到的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大约为70nm。这是由于在电场中,溶液受到了高强度的拉伸并形成了分子高度取向排列的结构。因此,在制备出的聚乳酸超细纳米纤维中除了含有少量的晶体外,还存在着大量分子取向有序排列所形成的中间相。当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这些中间相促进了纤维的冷结晶。此外,相比浇铸膜中所得到晶体的熔点,聚乳酸超细纳米纤维中由分子高度取向排列形成的中间相所转变成晶体的熔点提高了10℃左右。(3)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合物纤维膜在重力条件下分离油/水乳液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应用油对超疏水薄膜的选择性渗透,已经实现了对乳液中的油进行分离。将聚乳酸(PLA)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聚酯(P34HB)进行共混电纺,制备得到的纤维膜具有很好的透水性。相反,水无法透过具有高度疏水性的PLA电纺纤维膜。透水性与P34HB比P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纤维膜的多孔结构有关。重力的作用下,透水性纤维膜能够很好的将水从乳液中分离出来,而超疏水薄膜的作用正好与之相反。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不断经历着脱钩改制、合并重组等重大变革,审计师变更现象也越来越频繁,这些已经引起了中国学术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
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教材的主要知识要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大框架:(一)历史、文化、宗教、人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艺术氛围浓厚,宗教气息浓郁,盛行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人
<正>项目名称: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设计者:刘家琨、杨鹰、陈虹、杨磊、宋春来、李淳设计类别:教育建筑建设地点:重庆沙坪坝委托人:四川美术学院建筑面积:31433m2建
<正>毕尔巴鄂效应一条温暖的内尔维翁河,像一条纽带,把位于西班牙北部比斯开湾的毕尔巴鄂(Bilbao)串起来,毕尔巴鄂的面积41.3km2,总人口为40多万。它是巴斯克自治区社会经济
聚合物多孔材料由贯通或封闭的聚合物网络构成,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的特点,在隔音隔热,组织工程,催化剂载体,废水废气处理,液相色谱以及传感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引
目的总结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1年1月始随访超过5年以上的19例患者。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35.4岁。
通过对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制定了连续拉深的工艺方案。对毛坯尺寸、修边余量、拉深系数、各次拉深直径及拉深高度进行了设计,对工序排样进行了计算,并制定出工序排样方案,设
本文简要介绍了RTK及VRS-GPS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前景;主要论述了应用网络RTK技术进行电力管线(电缆)三维跟踪测量时的参数设置;最后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分析网络RTK在
<正>当文脉、概念和物理实体都消失时,建筑就会随之消失。在人们的狂想中这种情况会成为现实。到那时,建筑可能会从划定界限的工具成为打破界限的工具。尽管建筑主要是由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