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逆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过程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传统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逆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具有流化状态易控制、耗能小、不易产生沟流短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污水处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启动方法的合适与否决定了生物膜反应器能否快速建立和能否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而目前好氧逆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研究很少。针对这一过程,本文首先进行了逆流化床充氧和颗粒流化性质研究,其次探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启动方案,最后采用已建立的启动方案研究了不同的反应器形式,不同性质的载体颗粒,不同颗粒装载比在启动过程中的表现。研究结果如下:
  在鼓泡床中测试了不同曝气装置的充氧能力,发现微孔(1μm)钛合金曝气头具有较高的充氧效率。测试了逆流化床中5种载体颗粒的起始流化气速,发现活性炭修饰的聚乙烯颗粒(PEC)具有最小的起始流化气速(0.69mm·s-1)。
  应用PEC作为微生物载体于逆流化床中,装载比为10.7%,依次探究了三个不同的启动方案,发现:1天的接种即可使污泥与载体颗粒充分接触;接种后进行连续进水,短水力停留时间(<3h)的操作有助于冲出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并促进微生物膜的形成。最终建立的优化启动方案在6天的连续进水过程中获得了514mg·L-1的高生物膜浓度,在有机负荷为6gCOD·L-1·d-1,进水化学需氧量为500mg·L-1时,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大于95%。
  应用快速启动方案研究了反应器形式,颗粒性质,颗粒装载比对启动过程的影响,发现:(1)相对于逆流化床,内循环逆流化床表现出了充氧能力低(溶解氧小于1mg·L-1),COD去除率低(<70%),颗粒流失严重(56%流失)等问题。(2)使用未经过活性炭修饰的聚乙烯颗粒(PE)的逆流化床反应器所获得的生物膜浓度低(269mg·L-1),约为使用PEC反应器的一半。使用活性炭修饰的两种大颗粒,回收聚乙烯颗粒(PERC)和聚丙烯颗粒(PPC)的两个反应器获得了很低的生物膜浓度(96mg·L-1,99mg·L-1)。珍珠岩颗粒在启动过程中表现出了易破碎易沉降的性质,在4天的时间内几乎全部流失。(3)研究了最优颗粒PEC装载比的影响,发现装载比低(5.4%)时,反应器中生物膜过度生长为胶状微生物团,最终微生物膜浓度为183mg·L-1。装载比高(16.1%)时,反应器中大量颗粒流失(约25%),最终微生物膜浓度为402mg·L-1。装载比适中(10.7%)时,反应器获得了最高的生物膜浓度(514mg·L-1)和最高的COD去除率(>95%)。
其他文献
火力发电和焦化行业施行SO2减排对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建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需求,实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节能减排和绿色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火力发电和焦化行业中对氨法脱硫系统进行改造势在必行,但由于氨法脱硫中的化学反应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同时携带着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因此目前对于氨法脱硫系统依然存在着控制水平较低的问题。目前工程设计中常使用PID及其改进方法进行控制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为提高废弃泥浆处理能力,本文从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角度对废弃泥浆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絮凝剂对废弃泥浆泥水分离效果的影响,旨在探寻絮凝剂调理泥浆絮凝脱水的作用机理,为泥浆减量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并通过将泥浆固化制作泡沫混凝土,分析不同配合比对泡沫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微观形貌,分析孔结构和胶凝材料基体变化情况,进一步解析其作用机理,为泥浆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PAM(聚
学位
土地是人类离不开的根本自然资源。人类对土地利用管理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及所承载人口数量的多少,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未来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指导。本文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1995年、2005年、2018年遥感数据,采用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CA-Markov模型,对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关中地区
学位
在滴状凝结过程中,冷凝物的去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近年来,随着超疏水面研究的兴起,研究人员发现了超疏水面上液滴跳跃-冷凝现象,许多学者开始基于这种现象研究高效去除超疏水面上的冷凝液滴的方法。由于超疏水面上液滴自发跳跃运动存在许多限制因素,研究者们开始引入了外力的作用,包括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本文实验研究了重力作用下超疏水面液滴聚结-跳跃的影响因素。同时基于水平集方法,通过流场和电场的耦合,建立了
学位
在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空调系统的节能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对电力的需求较高,氟利昂等制冷剂会造成臭氧层空洞。新兴的替代制冷剂,不能完全避免对臭氧层的破坏,系统性能也有待提高。吸收式空调系统以水为制冷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空调系统且对电力的要求不高,可以使用废热、余热以及太阳能进行驱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吸收式空调系统的性能低于蒸汽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