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ngh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一些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往往要在市场上购买,而他们的剩余产品也要在市场上出售。在此意义上,农村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因此,对于中国农村市场的研究,除了要分析市场模型的构建、市场等级体系和集期变化之外,还要对参与市场贸易的主体及其他们对市场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畜力是农民农业生产的必需之物,牛、马等牲畜也就因此成为农民田间劳作的重要“劳动力”。在市场化程度并不高的中国乡土社会中,这些牲畜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本土生产的,不大可能从高级市场上获取。由于牲畜“品质”的优劣,往往难以为一般农民所能轻易辨明,加之在市场上交易的双方又多为素昧平生的陌生之人,彼此之间的了解甚少,从而使得交易双方一时无法预见交易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因而,人们之间物品和服务的交易过程是要考量成本和风险问题的。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市场上的“牛中”,是当地牲畜交易的中介人。尽管“牛中”本身并不直接交易牲畜,但他们在当地牲畜交易市场的运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对亥日牲畜市场的调查,文章对于牛中在市场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牛中是维系南圩亥日牲畜市场交换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活动促进了牲畜交易市场与当地社会的整合,而牛中现象的出现也折射出南圩农民在市场交换问题上的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农民的经济行为具有某种文化的实践理性。
其他文献
<正> 根治海河工程以来,白洋淀出口建成了包括25孔闸、4孔闸、溢流堰在内的枣林庄枢纽;白沟河建成了包括白沟引河闸、灌溉闸、分洪道分洪闸、溢流堰在内的白沟枢纽,形成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