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指出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各方面支持,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的新农村。福建省各级政府强调生态宜居村庄的建设,治理污水的重要性。2014年晋江市政府加大力度治理农村污水,发布一系列鼓励政策文件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举措,全面推开污水处理厂、管道、泵站的建设步伐,但是仍然存在工程建设缓慢,污水治理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如何保证污水设施建设进度、建成后持续有效运营,并能发挥长效治理作用,是当前晋江市政府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立足于晋江市农村生活污水稳定、持续治理的目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影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原因,发现原因之一是缺少村民参与,村民的环保意识缺乏,对居住环境的污水治理意识薄弱,没有污水治理的责任感,对污水治理持观望的态度。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归纳分析发现中青年村民实际上是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只是政府宣传不到位,缺少建设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应鼓励年轻村民回家培养“长辈”的环保意识,做说服工作。第三借鉴佛山顺德区、杭州富阳区、绍兴柯桥区等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多元共治理论为基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契机,分析晋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元共治的可行性,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引进社会力量以及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形成一个蕴含“政府、市场、村民”的多元化架构协同运作,形成三方上下联动,互相制衡的管理模式,确实有效的推广污水治理工作,成为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