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旱地农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设置在位于陇中黄土高原的定西市李家堡镇已经进行了8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试图从碳循环角度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响应,以期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及科学依据,最终选出适宜在黄土高原旱区推广的农业耕作措施。本试验设6个处理,即T:传统耕作;NT:免耕不覆盖;TS: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覆盖;TP:传统耕作结合地膜覆盖;NTP:免耕结合地膜覆盖。采取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即春小麦→豌豆序列(简称W序列)和豌豆→春小麦序列(简称P序列),四次重复。于2008年分别对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对应时间的地温、冠层温度、土壤含水量、大气CO2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和传统耕作处理下:春小麦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明显,免耕秸秆覆盖处理明显低于传统耕作处理;而豌豆地土壤呼吸日变化不明显。2在春小麦和豌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春小麦地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三峰曲线,分别在拔节前期、灌浆期和收后达到高峰期;豌豆地土壤呼吸速率则表现为四峰曲线,分别在五叶期、吐丝期、开花结荚期和收后达到高峰期。3不同层次地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⑴在春小麦地T处理中,0cm地温(即地表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决定程度最大、总贡献最大、直接作用最大。在春小麦地NTS处理中,5cm地温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决定程度最大、总贡献最大、直接作用最大。⑵在豌豆地T处理、NTS处理中,均是0cm地温(即地表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决定程度最大、总贡献最大、直接作用最大。4春小麦和豌豆冠层温度均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线性相关。春小麦孕穗期冠层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最高,灌浆期次之;豌豆开花结荚期冠层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最高,分枝期次之。5春小麦地和豌豆地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都存在极显著的凸向上相关,保护性耕作下的相关性都高于传统耕作,其中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春小麦地和豌豆地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在各层次土壤含水量中均为最高,10~30cm土壤含水量对春小麦地土壤呼吸的影响最大,5~10cm土壤含水量对豌豆地土壤呼吸影响最为大。6以大气温度、地表温度、5 cm地温、10 cm地温、0~5、5~10和10~30 cm土壤含水量作为水、热因子,并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⑴在春小麦地T处理中:0~5cm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而且贡献最大;5~10cm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决定程度最大,同时直接作用最大。在春小麦地NTS处理中:10~30cm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而且贡献最大、决定程度最大、直接作用最大。⑵在豌豆地T处理中:10~30cm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而且贡献最大、决定程度最大、直接作用最大。在豌豆地NTS处理中:5~10cm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而且贡献最大、决定程度最大、直接作用最大。7农田大气CO2浓度与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随农田大气CO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反之,随着农田大气CO2浓度的降低而升高。8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结合地膜覆盖(TP)、免耕结合地膜覆盖(NTP)5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呼吸,其中免耕秸秆覆盖(NTS)优势最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借阅国内外大量有关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有关问题,以广东省汕尾市为例进行探讨。首先对广东省汕尾市耕地资
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氮素形态。研究表明,NO3-和NH4+以一定比例配施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生物量和产量都有显著增加,而且随着营养液中N
福建烟区主要实行烟稻轮作,但对种植水稻和烤烟施肥残留养分的后效、在水—旱轮作中施用有机肥的养分释放特点等仍缺乏深入的了解,给烤烟合理施肥和营养的调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进行多年大田烟稻轮作施用有机肥的定位试验及结合室内培育试验,探讨烟稻轮作中施用有机肥的养分释放规律,研究配施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指导烟稻轮作中有机肥料的合理施用、烟田土壤的培肥等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得出:1
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以东约45公里,淀内荷花、芦苇等植物茂盛,鱼虾等水生生物肥美,因此常被称作“华北明珠”。淀内养殖素来是淀区居民重要的的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s)是一类能在植物根际存活定殖并具有促生或防控土传病害能力的有益微生物,例如Bacilusspp.,Streptomycesspp.,Pseu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控制耕地减少趋势,我国提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国策。随着农用地分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完成,农用地质量也就具备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定量的指标。在此基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危机不断加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甜高粱是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能源作物之一。而我国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生物质能源需利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