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紫苏籽营养评价及预热处理对榨取油脂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苏籽,一种优质天然油料作物种子,富含油脂、蛋白质、矿质元素、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紫苏籽油可由紫苏籽压榨制得,其α-亚麻酸含量高达65%,具有降血脂、护肝、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优质保健食用油,但出油率低、氧化稳定性差、风味欠佳等缺点限制了紫苏籽油的应用与发展。现研究表明,油料作物的预热处理可提升植物油的营养及风味品质。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重庆彭水产紫苏籽Q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彭水产白紫苏籽W及相邻的贵州省(紫苏籽G)、四川省(紫苏籽C)的样品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产地紫苏籽营养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脂肪酸、氨基酸),探究热风、红外辐射、微波辐射三种预热处理方式对紫苏籽出油率及紫苏籽油理化品质、抗氧化能力、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首先,采用压榨法制油,探究紫苏籽出油率的同时,测定紫苏籽油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判定经三种方式预热处理获得的紫苏籽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测定紫苏籽油活性成分(多酚、黄酮、植物甾醇、生育酚)含量、褐度、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总还原力)、氧化诱导时间,通过Person相关系数,分析紫苏籽油氧化稳定性、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含量、褐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HS-SPME-GC/MS法,探究最佳预热处理方式下紫苏籽油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同时揭示影响挥发性成分变化的主要底物因子。通过以上研究,为提升紫苏籽油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为拓宽紫苏籽油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提供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苏籽营养成分结果发现,重庆彭水紫苏籽Q维生素E含量(486.23 mg/kg)及油脂α-亚麻酸含量(65.43%)均居首位;脂肪含量为54.31%,仅次于紫苏籽C(55.59%);蛋白质含量(26.96 g/100g)仅次于紫苏籽G(28.43 g/100g);紫苏籽油ω-6:ω-3PUFA约为0.21:1;氨基酸评分(70.03)、化学评分(55.94)、蛋白质营养指数(18.45)最高。(2)紫苏籽出油率及紫苏籽油理化品质结果发现,三种预热处理方式均可以显著提高紫苏籽出油率,红外辐射180℃、20 min预热处理出油率最高,比未预热处理样提高4.25%;三种预热处理方式使紫苏籽油酸价略有升高,由未预热处理的0.93 mg/g升高到1.49 mg/g;过氧化值(0.81~3.47 mmol/kg)有升有降;皂化值略有降低;碘值介于188.53~204.80 g/100g,说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预热处理前后(热风、红外辐射、微波辐射)紫苏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90.84%、90.70%~90.85%、90.59%~90.81%、90.69%~90.86%,其中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2.45%、62.29%~62.45%、62.33%~62.44%、62.37%~62.46%。紫苏籽油各指标均符合《LS/T 3254-2017紫苏籽油》标准。(3)紫苏籽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三种预热处理方式的紫苏籽油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及氧化诱导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180℃红外辐射预热处理30min增幅最大,分别由82.90μg VC/g、0.47 h增加到1070.64μg VC/g、1.74 h,是未预热处理样的12.91、3.74倍,变化趋势与多酚含量、黄酮含量、褐度一致。相关性表明,紫苏籽油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黄酮含量、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抗氧化能力与褐度相关性最高(r=0.977),其次为多酚含量(r=826);氧化诱导时间与多酚、黄酮、甾醇含量、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氧化诱导时间与黄酮含量相关性最高(r=0.676),其次是褐度(r=0.626)。(4)紫苏籽油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预热处理时间延长,紫苏籽油吡嗪类、呋喃类等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增多,醛类、醇类、酯类、烃类和环氧烃类物质相对含量逐渐减少,且温度越高,含量变化幅度越大。对影响紫苏籽油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底物因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预热处理时间延长,脱脂紫苏籽粕可溶性糖含量、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丝氨酸、胱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及赖氨酸含量降低明显。
其他文献
按照移动通信行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业界预计2030年左右会商用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Sixth Generation,6G)。与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相比,未来的6G将更加的灵活、智能、安全和可靠。其更大的传输速率和容量将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目前6G移动通信系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可以预见去蜂窝(Cell-Free,CF)大规模MIMO有望成为6G标准技术之
毫米波被动成像技术通过采集被观测物体辐射出的毫米波能量,分析其毫米波辐射特性,进行特性分析和分类识别研究。因毫米波具有穿透性强、无辐射、全天候等优点,适用于对隐匿物体进行检测,在机场、海关等公共场合的安检活动和国际反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受毫米波被动成像系统天线口径、器件噪声以及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系统测得初始毫米波图像分辨率较低,噪声干扰较为严重。为进行更为精细的目标特性分析和识别分类
轨迹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数据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行程时间预测作为轨迹大数据的一项较为常见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生活的的各个层面,比如导航、路径规划和交通监控。准确的行程时间预测能够极大地改善出行体验。社会和学界希望能有更多的轨迹数据发布出来在研究上大展拳脚的同时,由于轨迹数据通常包含用户个人的隐私信息,不经处理地对轨迹数据直接发布会给用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恶意的攻击推理将对个
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新奇的物理特性以及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而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二维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等领域,而关于二维磁性材料的磁学特性及环境稳定性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以二维范德瓦尔斯铁磁材料Cr Si Te3和Cr Ge Te3的微结构、磁学以及稳定性研究为出发点,探寻这类材料未来在二维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价值,以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开发新型储能材料成为研究者的工作重点。过去广泛研究的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锂资源稀缺导致开发成本增大,使得科研人员把目光投向环保且成本低廉的钠离子电池(SIBs)。二氧化钛(TiO2)虽然理论容量不及Fe2O3和Sn O2等过渡金属氧化物,但由于性质稳定、安全性高、理论容量(335mAh g-1)适中等优点成为SIBs负极材料的理想候选者。然而,
船舶在靠港接入岸电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流、继电保护误动作等问题,为了能够快速的在故障发生时,快速定位故障元件,在陆上电网故障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船舶岸电故障诊断方法。首先,简短介绍了岸上电源技术的背景和近些年的发展,以及介绍了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比了陆上电力系统和船上电力系统的差别,最终决定采用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为了方便后面的仿真和结果对照,将船舶岸电电路拓扑图里的元件,断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控制等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传统制造开始向智能制造转变,而供应链协同作为一种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对智能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针对智能制造场景下供应链需求不确定、制造企业间协作水平低、环境影响大、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收集历史需求数据,建立供应链需求预测模型,实现基于需求预测的供应链协同优化,提升智能制造企业的协同水平和用户满意度。本文主
短距离无线语音通信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更新,用户对于无线通信的语音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关注于无线语音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针对语音增强、回声消除及系统功耗等问题,结合相关语音处理算法和功耗优化策略,以提高传输语音的质量和降低传输功耗。本文基于RSL10 SIP设计了一种无线语音传输系统。RSL10是一款支持多种协议的无线电片上系统,远程麦克风协议(RMP)是专为RSL10定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中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催生了大量泄露事件的发生。一旦数据被泄露出去,将会严重侵害用户的信息财产,因此数据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库作为数据应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最容易遭受攻击,因此如何对泄漏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溯源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焦点。虽然研究者们对数据库溯源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随着恶意攻击方式的增多,不仅使得在数据库中嵌入溯源信息更
绝缘体上硅横向双扩散功率MOSFET(SOI LDMOS)由于其易驱动,耐高压,高速,低的寄生效应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功率集成电路中。如何在实现高击穿电压(BV)的同时并保持低的比导通电阻(Ron,sp)是SOI LDMOS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高K介质被应用于LDMOS的结构设计中,显著地改善了LDMOS击穿电压与比导通电阻之间的矛盾。本文从高K介质在LDMOS中的应用出发,研究了不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