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最早于国务院环境保护指导文件中出现,是为了在现有的环境保护的政策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实现更加严格的管控。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也日益凸显。尽管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长,但是总体而言,获取的收益并未能够逆转日益恶化的生态资源环境。因此,落实生态红线的区划、评估、监测工作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生态红线划定的区域种类繁多,不同区域保护的内容以及功能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所以进行生态红线的区划、监测、评估工作将耗时耗力。语义网技术通过描述语言来定义和链接网络上的数据,以机器可以处理的形式表达丰富的语义信息,并且可描述数据的相关性质。当前语义网的研究日益火热,利用语义网的技术来描述生态红线本体可以更加方便的描述本领域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且可以发布成网络服务予以复用。目前,大多数的生态红线工作依然是通过复杂的、低效的、人工的方式进行,本文依托日益火热的语义网、本体、知识库技术,通过咨询专家、文献查询、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生态红线知识,并构建了生态红线知识库,其中包含生态红线本体库、推理规则库等。基于此生态红线知识库,利用知识语义,可以对生态领域规则进行自动计算推理,将生态红线区划、评估、监测工作的复杂性转变成网络服务的简易性,能提升专家进行生态红线相关工作的效率。并且,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设计开发了相关的WEB服务工具,以方便政府部门、专家进行区域生态红线区划、监测、评估。在本文的最后,通过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实例来具体展示如何利用本服务工具进行生态红线的区划、监测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