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1.2 mm厚DP780、DP590双相钢以及6061铝合金为试验材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开展胶接点焊工艺试验研究,借助声发射采集系统提取胶接点焊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并对声发射信号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胶接点焊过程声发射信号存在三个特征阶段:电极加载阶段、熔核形核阶段和电极卸载阶段。由于胶接点焊过程中烧灼气体的排溢对熔池产生冲击,胶接点焊接头焊接过程中形核阶段前半段的声发射信号的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2 mm厚DP780、DP590双相钢以及6061铝合金为试验材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开展胶接点焊工艺试验研究,借助声发射采集系统提取胶接点焊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并对声发射信号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胶接点焊过程声发射信号存在三个特征阶段:电极加载阶段、熔核形核阶段和电极卸载阶段。由于胶接点焊过程中烧灼气体的排溢对熔池产生冲击,胶接点焊接头焊接过程中形核阶段前半段的声发射信号的振铃计数与幅度均大于点焊接头的振铃计数与幅度。对比分析有飞溅与无飞溅两种情况下的声发射信号,表明:有飞溅形核阶段的声发射信号的振铃计数、正峰值均大于无飞溅形核阶段,将振铃计数、正峰值与未飞溅的胶焊接头焊核直径、拉剪载荷进行拟合,评估胶接点焊接头的质量,发现振铃计数、正峰值与胶接点焊接头的焊核直径、拉剪载荷呈正相关性。对DP780双相钢点焊和胶接点焊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点焊接头和胶接点焊接头在发生飞溅时形核阶段对应的优势频段分别集中在250 kHz~300 kHz与220 kHz~250 kHz之间,主要能量均集中在50 kHz~450 kHz之间,未发生飞溅时的优势频段分别集中在200 kHz~250 kHz与150 kHz~300 kHz之间,主要能量均集中在50 kHz~500 kHz之间。将点焊接头和胶接点焊接头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通过db4小波基函数4层尺度小波分解后,发现在50kHz至400 kHz频率区间内的信号占据了其声发射信号的大部分能量,为该声发射信号的优势频率层。建立胶接点焊过程的Euler-Lagrange有限元模型,分析胶接点焊过程胶层烧灼气化对熔池的冲击作用,结果表明胶层烧灼气化后产生的高压气体从上下板之间的空隙排溢,并在胶接点焊接头焊核周围留下气体排溢后的空腔区;通过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对胶接点焊接头进行无损检测,结合A扫描信号与C扫描图像分析,将胶接点焊接头分为:胶层区、空腔区以及熔核区,超声检测分析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2013年以来,启动的土地确权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条件。2016年以来,实行的农村土地“三权
近年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到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同时,随着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人们往往需要使用海量的训练数据与
航空发动机长期工作于高温、高压、强振动的恶劣环境,其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与传感器成为故障的敏感多发部位,从而严重影响整个航空发动机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针对航空发动机
语音情感识别是指通过语音来识别说话人的情绪状态,是语音技术领域最具挑战的任务之一。而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使机器更人性化的语音情感识别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随着航空航天、高速交通和汽车领域轻量化、节能化和环保化的发展趋势,AA7075-T6(在T6处理状态下的美制7075铝合金材料)作为超高强度铝合金,因其具有高的比强度、刚度和较好的抗应力腐蚀能力,成为航空航天和高速交通领域关键结构的优选材料。这些关键结构往往处于交变载荷下,疲劳断裂是其脆断的主要失效形式,对其疲劳特性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AA7075-T6的疲劳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
地下综合管廊具有改善城市形象和提高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效率等优势,我国自2015年开展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预计建设里程已超过三千公里。PPP(Public-Private-Partner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数值天气预报水平,而质量控制是发展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同化技术的首要任务。鉴于此,本文以地面气温观测资料为例,在分析其自相关性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日趋复杂。遥感影像元数据是描述遥感影像数据的数据,如何高效地对其组织与管理是遥感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遥感影
通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深刻地改变世界的面貌。目前最新的5G技术正方兴未艾,华为作为中国领先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设施与智能产品提供商,不仅在竞争中取得了领先,而且还
作为自然计算的一个新分支,膜计算从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以及从器官、组织和细胞群等高级结构中抽象出计算模型,并分析其计算能力与计算效率。膜计算具有极大并行性、非确定性、分布式等特点,为信息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并行模型。自膜计算提出以来,膜计算模型实现研究备受关注,除在传统计算机上用软件仿真膜系统外,膜计算硬件实现作为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中关键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FPGA具有并行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