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阳法”是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段,恢复阳气量的充足以及其运行、输布正常,用以治疗因阳气量不足或阳气的流行输布异常而导致的一系列病证,最终达至正胜邪去、阴阳平秘的治疗方法。“扶阳法”并不是一种内涵清晰的治法,它与那些规范的治法,如汗、吐、下、和法等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它既包含八法于中,同时又有别于单一的治法,可以说它是一种纲领性的治法,求本的治法,本着恢复阳气的体用正常为最终目的治法。“扶阳法”奠基于仲景《伤寒论》中,而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杂病治疗规律的专着,它建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损伤阳气阴精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仲景在描述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始终贯彻着“扶阳”的治疗思想,并与“存阴”具有相同重要的意义。由于时代的变迁,温病学说的兴起盛行等因素,后世对《伤寒论》的研究逐渐偏重于“存阴”思想方面,而对于“扶阳”思想及其具体应用方法的研究则略嫌缺乏。其实仲景对阳气是非常重视的,尽管仲景未有明确指出“扶阳法”的概念,但从论中处处均能领会到他对阳气的重视,他善用扶阳方法,而且灵活多变,从三阳病到三阴病,从表证、半表半里证到里证,从五脏六腑病变,以至营卫气血等问题上,都有运用不同的扶阳方法,而治法上又会基于治疗目的之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仍离不开恢复阳气在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总而言之,郁不通者,予以通之,亏不足者,予以补之,既郁且亏者,通补兼施,用法虽多,实际上还是在阳气的体用关系上下功夫。本论文试以透过对《伤寒论》中扶阳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探讨,以求对《伤寒论》中扶阳法有较全面的了解:(1)透过古代文献记述,及现代生命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阳气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以确立扶阳方法的重要意义。(2)分析阳气损伤的因素、机理、形式及临床特点,为阐述扶阳法的治则治法铺路。(3)引经据典,解释扶阳的涵义和意义。(4)分类整理出《伤寒论》扶阳法的具体应用内容,并用典型方剂作为例子加以分析说明。(5)总结《伤寒论》扶阳法的特点。(6)分析现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探讨扶阳法在现今社会的存在价值和应用优势。(7)最后阐述现今扶阳法的应用实况,并举出一些扶阳大家治疗疑难大病的例子,分析其扶阳理路,为扶阳法攻克现今各大疑难重症提供参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