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经济新闻标题之认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中英文经济新闻标题进行研究,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经济新闻标题的认知机制,为经济新闻标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传统修辞学家将隐喻定义为一种修辞手段。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本文将现代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中英经济新闻中,重点研究分析经济新闻标题中出现的四种概念隐喻,即战争隐喻、婚恋隐喻、游戏隐喻和食物隐喻。这也证明了隐喻广泛的存在于经济新闻标题当中。本文还探讨了经济新闻标题中使用概念隐喻的四大原则,即经济原则、吸引原则、突出原则和创新原则。同隐喻一样,转喻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工具,在人类生活和语言交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还回顾了对Metonymy的定义与分类,根据是否有“喻”, René Dirven将Metonymy分为三类:线性Metonymy连接性Metonymy和包含性Metonymy;根据是否有指代性,Mendoza和Velasco将Metonymy分为指代性与非指代性。本文还分析了英汉语经济新闻标题中词汇的特点,指出首字母缩略语、减缩词、短词等运用转喻模型,很好地遵循了新闻价值的四要素:及时性、可读性、接近性和重要性。根据Radden和Kovecses对转喻的分类,本文研究分析了经济新闻标题中的转喻现象。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它的运作需要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两个输入心理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相互匹配。同时,通过概念整合过程中的组合、完善和阐释,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分别投射到一个动态的合成空间。这样,新的概念范畴才能建立起来。根据这一理论,本文试图解释人们理解经济新闻标题时内在的心理机制,从而为解释经济新闻标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知觉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是突显的部分,是人们注意的焦点;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的次突显部分。突显本质上是存在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中。本文以图形背景分离为理论框架,结合小句结构中的信息焦点和末端中心原则,详细探讨相同背景下的不同经济新闻标题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并分析各个经济新闻标题的注意力焦点和信息焦点。此外,本文还借用Langacker的“射体”、“第一界标”和“第二界标”的概念,详细探讨了如何辨别经济新闻标题中多个突显要素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技术的进步,包括小型化的组件,灵活的材料和新颖的传感器,促进了移动设备和小型屏幕的进展。尽管可穿戴设备有很大的潜力和具有多功能性,特别是集成了
焦化装置中钢架部分钢柱H型钢焊接变形的控制是保证其制造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找出了影响H型钢焊接变形的因素,采用防变形夹胎具及合理的焊接参数和施焊顺序,保证了H型钢的焊接
本文以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合成了3-氯-2-羟基丙磺酸钠。合成该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ECH/NaHSO3的物质的量比为1:1.15,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2h,相
在没有介质水参与的条件下,草甘膦原粉与固体碳酸氢铵直接与助剂、填料混合反应生成草甘膦铵盐,将其经造粒、烘干得到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获得其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采用
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系列的战争。通过战争,美国获得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战争
本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中印两国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印度在美国市场均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目前我国仍然具有明显优
试验比较了两组砂浆在标准养护和自然养护条件下的长期强度,结果表明固硫灰干混砂浆在任何龄期下都能超出对照组,并且自然养护高于标准养护,受限条件高于非受限条件;在各种侵
《韩非子·五蠹》中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因其新的价值重要性而成为了犯罪分子新的犯罪对象。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形势迫在眉睫,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专业的犯罪团伙,其通过买卖等非法方式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并从中获取巨额利益,更严重的是其利用相关个人信息进行比如诈骗、敲诈等相关犯罪,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后果。立法总是滞后于现实
彭阳县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当地群众有修建水窖集雨藏水的经验,水窖是这一地区集蓄雨水的主要设施。从1995年开始,彭阳县把水窖、集水场建设作为利用天然降雨,解决农业生产用水的
"乐"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孔颜之乐"、"吾与点"经典之乐的解析,文章试图阐明孔子之"乐"非关穷达,不矜功名,从而透显孔子之"乐"的内涵就是回归"日常生活"的现场。回归"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