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类生物碱huperzine A和U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两个天然产物(-)-huperzineA和(+)-huperzineU的全合成。   在论文的第二章中,首先对石松类生物碱huperzineA的分离发现以及其对Alzheimer症的化学治疗机理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介绍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各个小组对huperzineA的全合成或者形式合成的工作。然后本文在第三章中详细介绍了我们小组对huperzineA的合成工作。我们首先将huperzineA逆合成为关键中间体3-2,然后在碳4和碳13之间切断,通过Heck反应,可以逆合成为α,β-不饱和烯酮3-3。对于3-3的合成,我们尝试了三条路线,最终从手性源(+)-pulegone出发,运用Buchwald偶联合成了3-20,然后通过对3-23的非对映选择性烷基化合成了烯酮3-3。在随后的Heck反应中,我们采用“还原-Heck-氧化”的策略合成了3-2。然后我们对3-2进行乙基化,并用SOCl2对3-48进行脱水,构建了环外烯烃。最后用HBr使环内烯烃发生迁移,同时脱除保护基,合成了天然产物(-)-huperzineA。   论文的第四章介绍了huperzineU的全合成工作。我们从关键中间体3-2出发,在引入烯丙基并进行硼氢化氧化后,通过“甲磺酰化-酸化-碱化”的连续操作,构建了哌啶环化合物4-9。然后在使用Br(o)nsted酸失败的情况下,我们运用Crabtree催化剂成功使环内烯烃发生了迁移。最后利用LiI脱除甲基,并在酸性条件下用钐粉还原,得到了天然产物(+)-huperzineU。
其他文献
展示在读者面前的“风采杯”摄影大赛,来自大连市国税局20个基层单位、百余名税务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近七百幅作品中的部分作品。参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石油、煤、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文明进步,同时日益造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发展要求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污染
液/液界面(Liquid/Liquid interface),又称两互不相溶电解质溶液界面,在电荷转移反应、相转移催化、模拟生物膜以及药物输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液/液界面的微观结构包括界
本硕士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以下三部分工作展开的:   1.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梯形共轭聚合物PPBBTZ,并研究了该聚合物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能:分子量,溶解性,热稳定性(TGA和DSC),紫外
1989年,Massiot小组从生长在非洲的一种植物Strychnosminfiensis体中,首次分离出Minfiensine。虽然Minfiensine的生物合成途径目前还未知,但由于其生物活性好,结构特殊,已经引起许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而碳纤维最终的结构形态是在制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其制造工艺、原丝和预氧丝的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弄清PAN纤维在预氧化和碳化过程中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熔融纺丝法制备的PAN纤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结构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预氧化、碳化过程的研究。首先采用单丝纤维强伸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声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的发展为数万遭受不孕不育症困扰的家庭带去了福音,但目前其成功率仅为30%左右。同时,临床上为提高妊娠率往往会采用多
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非对称开放性系统,而科技成果本身又具有转化的不确定性、延时性等特点.
由于具有不对称结构的(Janus)粒子在材料及化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因此,Janus粒子的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不同的Janus结构中,二维的Janus纳米片因其具有独特的形貌和组装结构,而成
硒元素是哺乳动物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活细胞的生长和生理功能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硒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较低的生物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传输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