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战斗疾病和伤病是现代我军人员减员的主要原因。在军事飞行人员疾病中,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随着飞机飞行速度及性能的提升,飞行人员承受负荷明显增加,再有飞行人员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大,均导致其颈椎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飞行人员颈椎疾病问题的防治和保健越来越受到军事医学的关注。目的:(1)对现役军事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颈椎病住院率、住院诊治及医学鉴定等情况;(2)利用有限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战斗疾病和伤病是现代我军人员减员的主要原因。在军事飞行人员疾病中,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随着飞机飞行速度及性能的提升,飞行人员承受负荷明显增加,再有飞行人员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大,均导致其颈椎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飞行人员颈椎疾病问题的防治和保健越来越受到军事医学的关注。目的:(1)对现役军事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颈椎病住院率、住院诊治及医学鉴定等情况;(2)利用有限元方法构建颈椎术后模型,探索ACDF与CTDR两种手术方式对高载荷下颈椎生物力学响应。方法与结果:一:军事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现状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因颈椎病住院的现役飞行人员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经过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飞行机种、飞行时间、疾病分型、诊治及飞行鉴定结果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2010-2014年飞行人员颈椎疾病占骨科疾病比重(21.36%)明显高于后五年(15.53%),但颈椎病住院人次(148人次)则低于2015-2019年住院人次(193人次),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2010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去除重复住院,共收治166名颈椎疾病的现役军事飞行人员,在骨科总疾病占17.61%,排在第二位,远高于同时期住院的非空勤军事人员颈椎人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飞行人员颈椎病发病年龄范围在23-57岁,平均年龄37.37±7.37岁,低于非空勤军事人员平均年龄39.72±8.98岁,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166例飞行人员中有4例(2.41%)接受手术治疗,明显低于同时期非空勤军人手术率12.09%,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中166例飞行人员中共有87例(52.41%)飞行人员飞行合格并返回工作岗位;53例飞行人员飞行暂不合格、26例飞行人员飞行不合格,无法继续飞行。二:ACDF与CTDR内固定系统在高载荷下颈椎生物力学响应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尸体标本进行构建颈椎骨骼-韧带-肌肉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C4-5椎体进行构建的ACDF组和CTDR组模型作为实验组,正常颈椎模型作为对照组。利用上述验证后的模型模拟飞行训练中的高加速度工况,研究术后颈椎受力及运动学影响。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构建在屈伸、侧倾、旋转运动上的数据与文献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误差±1个标准差,证明所建立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反映人体头颈部运动学及力学响应,可以用于高载荷下颈椎术后生物力学研究。研究表明,对照组椎间盘应力由上而下逐渐增大,C7-T1椎间盘和C6-7椎间盘应力最大;ACDF组的高载荷下的活动度稍低于正常颈椎,CTDR组因冲击后期人工椎间盘上下部分发生分离,导致手术节段活动度会远高于正常颈椎;在加载荷冲击下,对照组相邻椎体间应力随着时间波动最小,其次是ACDF,最差的是CTDR;根据NIC损伤标准,ACDF和CTDR可能不会发生脊髓损伤的危险,但由于CTDR组人工椎间盘后期发生了分离,出现韧带和肌肉损伤的风险相对于ACDF组可能会增加。结论:飞行人员颈椎疾病占骨科疾病谱前列,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治疗相对单一以及治疗后飞行合格率低。根据本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高载荷冲击力的作用下ACDF(Zero-P)比CTDR(Pro Disc-C)可能更安全。这对飞行人员颈椎疾病的诊治、预防和术后能否返回飞行岗位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清总胆红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6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数据均来自病案室录入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
目的:比较经尿道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Transurethral 1470nm diode laser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1470nm Di LVP)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Transurethral greenlight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和安
目的研究萎缩性胆囊炎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独立危险因素,为萎缩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中诊断提供指导性意见,降低萎缩性胆囊炎漏诊率,进一步改善胆囊癌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合肥市滨湖医院手术的胆囊结石胆囊炎入院手术患者,严格按照筛选标准,通过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萎缩性胆囊炎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共45例,经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均为非萎缩
研究目的(1)探讨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2)分析PCVP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至本院行椎体增强术治疗的179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Cav3.1在喉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靶向下调Cav3.1在喉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30例喉癌中Cav3.1的喉癌组织、正常切缘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采用si RNA技术构建瞬转,构建靶向下调Cav3.1的Hep-2细胞系,应用CCK-8实验检测该喉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I染色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因未明,临床表现的种类很多,表型不一。中国的患病率约为0.03%至0.097%,SLE患者性别比例(女:男)约为9:1。最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感染、饮食、吸烟等因素。共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它们通常分布在身体的许多部位,包括口腔、消化道、皮肤等,特别是在消
目的 探讨细胞质动力蛋白1重链1(Cytoplasmic Dynein 1 Heavy Chain 1,DYNC1H1)基因多态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易感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疗效、SLE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
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的发病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50%。目前胃癌尚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大多数患者往往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才就医,此时疾病已经处于局部进展期或晚期,即使在接受手术R0切除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预后生
目的乳腺疾病是当今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其造成的疾病负担正在上升,其中包括了乳房的良性和恶性疾病。乳腺癌多来源于乳腺终末导管小叶上皮,是由遗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甚至乳腺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多因素疾病。本论文将研究乳腺触诊成像系统(Palpation Imaging,PI)在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