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对死刑问题的研究正显现一种转向:即从侧重于死刑的宏观理念研究转为宏观理念与微观制度并重。在这个转向过程中,军职罪的死刑配置应当受到更多关注。这不仅因为军事力量是一切政权赖以维系的基石,更因为军人作为社会中权利受约束最大的群体应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本文的主旨,或者说所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便是“军人是人”。军人是人就要承认他作为人的主体性,是人就要尊重他在伦理观上的基本价值,是人就要用人所具有的理性去思考死刑配置在军职罪中的效益问题。笔者认为,军职罪研究现代化的出路不在于刑制的异常严酷,而在于对军人群体的人道和理性的关怀。因而能否用一种更人道、更理性、更客观的方法研究军职罪的死刑配置问题便成为本文的立意所在。本文由六个单元组成。其中,引论主要阐明军职罪中死刑配置标准的研究意义及其特殊的研究方法和路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军职罪中死刑研究的特殊背景做一种体系化的介绍。从一般意义上讲,所有死刑都是对一个人生命权的剥夺,但是军职罪中的死刑问题有其特殊的一面。战争的残酷性、军事社会的封闭性、军纪的严厉性等等都对死刑在军职罪中的配置具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军职罪的死刑配置相较于其他类罪而言具有特殊的权力脉络,这也为我们研究军职罪中的死刑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第二部分着重厘清现行中国刑法中军职罪的死刑配置标准。通过分析发现,现行军职罪的死刑规定主要是围绕如何应对战争这条主线展开的。具体而言,立法者围绕叛国投敌、平民保护、命令服从、军备安全四个标准建构起军职罪的死刑体系。这虽然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军职罪死刑上如何处理好军人人权保护与军事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各种问题的交集所在。第三部分意在从伦理和效益两个角度对应然状态下的军职罪死刑配置标准作出解答。其中,如何在该问题上实现公正价值以及尊重军人生命权成为伦理标准的关注点。而对目的性、有益性和节俭性三条标准的分析成为对军职罪死刑配置效益思考的关键所在。第四部分通过对现行军职罪部分规定进行分析,借助第三部分应然标准的研究成果,对部分规定的不足作了反思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前瞻性的预测。这些反思主要表现在对武器装备保护与军人生命权保护之间的冲突,以及对临阵逃脱行为的再认识两个方面。结论点明了军职罪死刑配置所应秉持的伦理和效益标准,并对军职罪的未来修改做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