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因及风险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经历了一段暂停期,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吸取了国内外证券化市场的经验教训,于2012年重启证券化业务。该业务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仍不成熟,并且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市场体量小、基础资产种类单一、信用评级系统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鉴于此,本文将分别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和风险影响进行具体分析。2014年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是一次重要的转变,它意味着过去严格的监管政策逐渐走向宽松,因此,在研究证券化动因时需考虑到政策因素的影响。首先,根据动因理论和我国证券化市场情况,提出了证券化动因的五个理论假设。其次以2012-2018年为时间区间,将其划分为常态化发展阶段(2012-2014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5-2018年),选取了在此区间内发行过证券化产品的54家商业银行,分别探究两个阶段银行的证券化动因。证明了在常态化发展阶段,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驱动、改善经营绩效和监管资本套利;而在快速发展阶段,获取流动性是银行进行证券化的主要动因。在动因分析之后,本文转向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前文已得出证券化动因包括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中的盈利性和流动性,本文接着探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商业银行安全性(风险)的关系,检验银行是否以安全性为代价而开展资产证券化。实证结果表明,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有利于降低总体风险,缓解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越高且资产规模越大的银行,其稳健性越强。同时发现上市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降低风险的效果更明显。本文还通过设立时间虚拟变量验证“备案制”是否具有政策驱动效应,结果显示审批制转向备案制对证券化降低风险没有促进作用,宽松的监管环境使银行忽视了潜在风险,专注于所得收益。最后,联系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现状并结合以上实证结论,针对不同参与方提出了几点建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证券化业务降低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但要确保发行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谨慎、规范、透明;监管当局应不断改进监管指标,出台针对性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体系;投资者应提高警惕,深入了解证券信息,切勿盲目投资,以免市场上出现哄抬证券化产品价格的情况。
其他文献
湖区不算是百分百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早已开发为英格兰人的旅游重地以及步行天堂,区内更是开辟了不计其数的步行路线。随着蜿蜒的小径步行,经过了小巧的房屋,屋前花卉绽放。相对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选举与工会参与和对他人公开场合批评政府、政府干预个人生育和工作生活行为的态度角度,分析了当代青年自由化的现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
为了保护自己的资料不被其他人骚扰,对数据资料的加密处理成为十分必要的工作。文章介绍了Nios软核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及信息安全技术。在此基础之上,针对硬盘加密卡的
针对某型柴油机试车过程中反复发生的喷油泵咬卡现象,通过对故障机理的分析,建立故障树,并据此制定重点排查项目。排查分析表明:该型柴油机喷油泵咬卡是由于其本身原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