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型复合金属氧化物CO<,2>气敏薄膜材料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效应”、室内环境及植物光合作用等要求人们对CO2气体浓度进行监测与控制。本文以CuO-SrTiO3和CuO-BaTiO3复合金属氧化物电阻型薄膜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对薄膜制备过程,CO2气体敏感特性及敏感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无机盐为主要原料,以柠檬酸为络合剂、乙二醇为胶联剂制备出均一、稳定的CuO-SrTiO3和CuO-BaTiO3薄膜前驱体溶胶。通过采用红外光谱、X衍射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溶胶及制备的薄膜进行了研究,发现柠檬酸主要起络合金属离子的作用,乙二醇起胶联作用。实验证明,溶胶的浓度对溶胶及薄膜质量有很大影响,当溶胶浓度为0.1mol/L,可形成表面形貌好的薄膜。对溶胶-凝胶法制备CuO-SrTiO3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发现,预烧和煅烧、成膜次数对CuO-SrTiO3薄膜形成有较大影响。本文对CuO-SrTiO3薄膜材料的CO2气体敏感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CuO-SrTiO3薄膜具有半导体-类金属转变的导电性,在300℃以上为类金属导电性,具有非常稳定的电阻-温度稳定性。用贵金属Ag改性后,CuO-SrTiO3薄膜材料对CO2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金属氧化物和Ag的共同掺杂,对薄膜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有较大的提高。CuO-BaTiO3薄膜材料掺杂Sr2+和贵金属Ag后对CO2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最后,用吸附反应和PN结理论解释材料对二氧化碳敏感机理。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一种工业上可行的用以合成了聚二氯磷腈(PDCP)的中间体二氯磷酰基三氯磷腈(NDT)方法,由于该法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时间较短,所以工业化应用的意义较大。通过采用核磁、红外
本论文研究了纳米CaCO3粒子对弹性体EPR/PP这一复合体系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对其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对其增韧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的工作
采用recursion方法对卤素掺杂的Y-Ba-Cu-O和(GaN)/(AlN)(001)应变超晶格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recursion方法不需求解繁琐的Schrodinger方程而直接求出态密度,具有计算量小、
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以及处理合成高分子材料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角蛋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价廉易得的
目前,在各种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阴极的氧气还原反应(ORR)中使用的铂及其合金等贵金属催化剂存在成本高、资源稀缺等缺点。因此,研究并开发出高效催化OR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迫在眉睫。本论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制备出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基础上与改性的炭载体进行复合制备出了负载型的复合催化剂。研究了LaNiO3, Mn掺杂LaNiO3和LaMnO3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反应路径,较详细地分析了复合催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
本文主要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与PA共混制备动态硫化的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这些共混物的静态及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研究了动态硫化制备的PA6/POE-g-MAH TPV与PA6/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