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乳腺癌DCIS与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以期发现哪些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的DCIS更易进展为DCIS-Mi,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决策及预后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DCIS病例共129例,其中69例pure-DCIS和60例DCI S-Mi。收集病例的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受体(Her-2)、肿瘤细胞增值指数(Ki-67%)、手术情况、淋巴结状态等指标,应用2011 ST.Gallen共识分子分型方法将其分为四种类型lumianl-A(ER+和PR+,Her-2-,Ki-67≤14%)、luminal-B(ER+和/或PR+,He r-2+-,Ki-67>14%)、Her-2+(ER-和PR-,Her-2+)、三阴型(ER-和PR-,Her-2-)。数据结果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结果:1,两组数据中组织学分级、ER/PR、Ki-67、淋巴结状态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中Her-2(+)表达、年龄、肿块大小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级别高、ER/PR(-)、Ki-67>20%发生微浸润危险度高。2,分子分型在两者分布中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随着微浸润的发生,Lum inal型呈逐渐减少趋势,Her-2型显著增多。3,与Luminal-A型比较,Her-2型较其他分子分型类型发生微浸润可能性大(OR=12.343,p=0.001)。结论:1,乳腺癌DCIS-Mi与pure-DCIS一样均是异质性疾病,是内部基因改变、细胞微环境与人体外部环境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2,乳腺癌DCIS中临床病理特点为组织学级别高、ER/PR阴性、Ki-67>20%病例应注意微浸润性成分的发生。DCIS-Mi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临床上需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3,分子分型分布在DCIS与DCIS-Mi中有差异。其临床及预后价值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