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评价腔房转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并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角度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临床观察开展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例35例,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分别检测各项相关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心功能、肺功能评分或指标变化,以及血清MAPK四大亚族蛋白的表达。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用于进行血清MAPK相关蛋白的对比观察。结果(1)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分级、心功能、肺功能手术前与手术后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后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肝功能、心功能主要指标在手术后3天均有所恶化,与手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到手术前水平(P>0.05),与手术后3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手术前后患者ERK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前与手术后3天及手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手术前后患者P-ERK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手术后3天较手术前血清P-ERK1/2的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1个月血清P-ERK1/2的表达有所下调,较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前后患者血清P3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前与手术后3天及手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5)手术前后患者血清P-P3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手术后3天较手术前血清P-P38的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1个月血清P-P38的表达有所下调,较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前后患者血清JNK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前与手术后3天及手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7)手术前后患者血清P-JNK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手术后3天较手术前血清P-JNK的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1个月血清P-JNK的表达有所下调,较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手术前后患者血清ERK5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前与手术后3天及手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9)手术前后患者血清P-ERK5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手术后3天较手术前血清P-ERK5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1个月血清P-ERK5的表达有所上调,较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腔房转流术治疗能改善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远期肝功能、心功能、肺功能。(2)MAP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的表达与布加综合征密切相关,ERK1/2、JNK、P38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的表达与布加综合征病情进展呈正相关,但ERK5蛋白磷酸化的表达却呈现负相关。(3)MAP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的表达可作为评估布加综合征的腔房转流术效果的指标之一。(4)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对布加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腔房转流术治疗后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