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理论视角下《世界是平的》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是平的》一书由《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三次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该书一经出版,即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球销量几近1000万册。在2006年中国大陆、台湾畅销书排行榜上,此书独占鳌头。该书在中国有大陆简体中文版与台湾繁体中文版两译本。其中,大陆译本省译现象明显,行文轻松明快;台湾译本风格多变,既含蓄典雅又幽默风趣。两译本的特色为何如此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两译本的?本文将采用勒弗菲尔的操控理论,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究造成两译本差异的深层原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翻译的文化转向标志着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微观的内部研究,还囊括宏观的外部研究。1992年勒菲弗尔在代表作《翻译、重写以及文学声誉的操控》一书中提出了操控理论,指出翻译不单纯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翻译自始自终受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的制约。迄今为止,国内已有许多学者著文分析操控理论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但将此三因素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的论文还比较少。基于此,本论文将综合讨论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如何共同作用,影响操控《世界是平的》两译本的翻译。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不同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社会文化因素对两译本的操控。此研究不仅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个案,同时有助于揭示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世界是平的》一书所反映的最深刻的时代特质,并为畅销书出版产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拜亚特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以写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见长,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占有》更是夺得了布克奖。出于对拜亚特及其作品的喜爱与兴趣,本论文
怎样加强管道建设管理,确保建设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是目前共同探讨的相关问题。
象似性首先是由美国的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的自然关系叫做象似性。语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索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