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经济合作的深度和范围不断扩大,中国经济越来越和世界经济紧密相关,因此,汇率风险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首位,由于汇率变化所造成的风险日渐突出,商业银行作为汇率交易的主体和中介,在这个过程中不免面对大量的外汇风险。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2010年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国债违约的风险,都对汇率市场产生重大冲击,中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并且风险可能会不断加大。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意识开始加强,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管理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一般理论,之后,分析了中国的汇率所面临的风险和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计量进行VaR实证研究,运用风险敞口风险计量的方法和VaR模型中历史数据模拟的方法,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港币、日元四类外汇数据的1448个中间价为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05年7月25日至2010年6月30日,对中国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做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