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动力及限度研究:以美国监狱私营化为例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许多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开始发生变革,以凯恩斯经济主义为主导的西方政治与行政管理模式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以密塞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罗斯巴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们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建议政府应该退出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放松管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此,以引入市场机制为特色的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开始通过合同外包的方式推向市场,有些在传统概念中必须由政府来提供的公共职能也开始进行市场化实践,其中最极端的例子,便是美国监狱私营化实践。  本研究从监狱私营化的出现和发展入手,以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理论为支撑,剖析监狱被纳入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实践体系的动因。同时,在分析和总结监狱私营化实践改革及效果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限度不仅仅是政府失灵的部分交给市场,或者市场失灵的部门交给政府,其限度在于国家核心权力的转移、政府决策有限理性、政府责任的缺失和市场竞争程度不足。基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限度,对目前对于市场化过度依赖和政府责任“市场化”的现状作出反思,并对我国目前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会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官方的应急救援力量明显不足。志愿者参与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早已成为国际惯例,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使志愿者成为应急救援的重要辅助力量。本文主要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概念、理论的梳理,介绍了应急管理、志愿者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国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比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实施前(2017年3月~2018年12月)与
残疾人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其总体生活水平仍滞后于社会平均水平。现代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同样是解决其生存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价值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