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对能源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却呈现十分不均匀的现象,资源较多的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这些地区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地。随着“四化”步伐的加快,一方面,作为“工业粮食”的能源矿产资源需求总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一些战略性矿产的稀缺性上升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大量生态功能区、各类保护区的设立,使矿产资源开发的可容纳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使用有限的资源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源税研究的方向、深度和成果,对文章存在的创新点进行了阐述,也对文章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第二个部分为资源税的相关理论和区域经济效应,包括资源税课征理论以及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以及探讨了资源税的收入效应、产业效应和环保效应。第三个部分为资源税的改革历程以及实施现状,在回顾我国资源税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资源税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四个部分为资源税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通过构建模型,基于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以单位GDP能耗为被解释变量,资源税税收收入为解释变量,能源消耗量、煤炭消耗量占比以及研发经费为控制变量,利用EVIEWS7.0软件分析八大经济综合区域下,变量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为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分析上章实证的结论以及国际上征收资源税较为成熟国家的经验,对我国资源税制度提出建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分别从整体效应和区域效应两个角度得出了以下结论:1.整体效应。解释变量税收收入以及控制变量能源消耗量、煤炭消耗比重以及研发经费均会对研究对象单位GDP能耗产生显著的影响。资源税收入的增加能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能源消耗量的上涨会使得单位GDP能耗上升;煤炭消耗量占能源消耗量的比重越大,单位GDP能耗也就越多;研究发展经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单位GDP能耗的下降,科技技术的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矿产资源的耗费。2.区域效应。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南经济区分别是我国高新研制中心、农业地区以及旅游业区,在这些区域,资源税收入的增加能够明显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东北、大西北和黄河中游区域是我国重工业、煤炭开采集中之地,这些经济区的发展较多的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现行资源税的征收对其降低能耗并没有太明显的作用;代表科技的R&D经费在所有区域都具有明显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效果。3.政策建议。第一,逐步提高资源税税率。充分考虑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稀缺性,对税率的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第二,实施灵活的资源税计征方式。区分资源特点设置计征方式并且加入对价格的考量;第三,建立资源专用账户。设置不同比例的专项治理金;第四,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新能源的开发以及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多采样的方法对软件无线中的变频作了研究,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松桃县水利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其存在的短板,根据山区水利的特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立足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现代水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水资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需要针对影响到质量的一系列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够全面提高施工的总体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