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收集技术的无线传感网能量传输优化设计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00663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无线传感网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提供了很多商机。因此,无线传感网技术受到了各界的密切关注。然而,无线传感网中存在一个巨大的挑战——能量问题。无线传感网的很多应用场景往往需要传感设备有很长的寿命,然而现有的传感设备往往用电池供电,其能量有限,不能维持很长的工作时间。能量收集技术可以让设备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能量,转化为电能供自己使用,从而使得设备有无限的能量和很长的寿命。能量收集系统主要有三种工作模式:“收集-使用”模式、“收集-存储-使用”模式和“收集-使用-存储”模式。本文分析了能量收集系统的设计要素和限制条件,比较了三种工作模式的特性。针对“收集-存储-使用”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其工作特性,找到了最优功率分配方案。能量收集技术的能量源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就是一种将电磁能量作为能量源,并通过无线传输信道传输给设备的能量收集技术。在传统的基站架构下,无线能量传输效率很低,并不实用。本文利用大规模分布式天线阵列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能量传输架构。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种新的架构在传能的效率上会比使用传统架构有很大提高。此外,本文在新的架构上使用了天线选择技术、波束成形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使得系统传能效率进一步提升。本文还就新的架构以及使用各种技术情况下的数据传输性能和传统架构的数据传输性能进行了对比。本文给出了一个能量收集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本文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于点对点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架构。本文分析了新系统在“收集-使用”模式和“收集-存储-使用”模式情况下的系统吞吐量情况,找到了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使得系统吞吐量达到最大。
其他文献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在短波通信中应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OFDM技术的短波宽带通信系统,并采用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以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是在因特网的发展和业务流量需求迅速增长的驱动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的光传送网技术。它的出现解决了网络现有的许多问题,代表了未来光网络发展的主流方
信息论领域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无线通信中使用MIMO(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通信的容量,并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使用大量的天线,无需增加系统带宽,就能显著增加系统的容量和信道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引入了用户间的干扰。在系统下行信道中,发射端采用预编码技
1999年9月,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定义为:“一种连续自动列车控制系统,装载了独立于轨道电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装置、连续高容量双向车地数字通信系统以
Internet的飞速发展对网关等网络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的传统网关缺乏灵活性,具有优异性能和高度灵活性的网络处理器成为多网网关的最佳
近年来,多媒体数字集群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针对目前应急通信下的业务需求,融合认知无线电技术、Ad Hoc网络技术和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CRAHN)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时,传统的8/16位单片机系统其处理速度不能满足要求,而近年来随着半导体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 NGB)是在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CMMB)的基础上构建
正交频分复用(OFDM)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而且易于实现,所以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OFDM系统中,为了准确地恢复出发送信号,必须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准确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