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信仰系统的建构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honn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信仰主体基于某种现实需要而对某种或世俗的或神圣的或主观形态的客体的一种主观把握方式和反映形式,它是一种特定的人心秩序的外化。就某一具体信仰样态而言,它是一个包含信仰主体、客体和信仰方式等的知、情、信、意相统一的完整系统;而就某一社会系统下,它又是一个由多种信仰样态所组成的统一体。信仰系统能为人类社会秩序的构建提供丰富的伦理性资源。而不同的信仰系统结构对社会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信仰系统的问题既反映了社会的不和谐方面,同时也是诱发社会矛盾的一大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信仰的支持,只有实现信仰系统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地通过成功的实践和党队伍的先进性建设来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具有怀疑和信仰精神的主体在坚持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思维形式下对内涵着理想和现实、个人与集体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和谐之态。同时,在全社会建构“一元主导,多元和谐”的科学信仰结构。在不断推进和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下,科学看待信仰与自由的关系;在坚持尊重差异和包容多元的原则下,允许服务和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其它信仰的存在。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不同热应激温度及持续时间对雄性生殖器官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的影响。选用体重和年龄相近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急剧化、利益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觉地学科视角,发挥利益导向功能,对提高
血清二氧化碳测试在临床检验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加大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需要对引起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适当调整工作系统,直到问题解决.下面就临床检验工作中所遇到的一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目急剧增加。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将面临就业、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设,其中的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工程。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来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道德建设的诉求,是强烈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开始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上以转型为特征的时代。新社会阶层是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的阶层,包括
具有潜在创业意愿的外出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其创业区位选择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和均衡。文章提出区位选择分析框架,基于中部和东部四省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
当前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和人们无法抗拒和回避的一个问题。由于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广泛性和破坏性、迅速性和紧迫性的特征,它确立了社会的危机情境,使危机破坏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随之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研究成为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和新的学术增长
本文以气候变化时代性为视角,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气象行业理念和内容的变化,进一步阐述气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理念的新要求,从体制和思想两方面构建新时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