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微织构发动机缸孔表面的润滑理论与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SZHOUSH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缸孔-活塞环摩擦副系统是发动机中最为关键的摩擦副之一,其摩擦功耗占整个发动机的50~60%。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缸孔-活塞环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减少摩擦磨损,提高整机燃油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本文以某型号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润滑理论模型,数值模拟润滑性能与织构形貌参数的关系,为设计发动机试验方案提供理论支撑,系统开展激光微织构工艺试验研究,并进行发动机的倒拖与台架对比验证性能试验。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考虑时变效应及缸内气体压力变化对活塞环背压的影响,建立微凹坑织构化缸孔-活塞环润滑理论模型。对数学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参数离散化,采用多重网格法求解离散后的雷诺方程,得到一个冲程全周期过程中缸孔-活塞环间的最小油膜厚度、无量纲摩擦力变化曲线,研究发现微凹坑深度与面积密度对摩擦副润滑性能影响较大,优化微凹坑几何参数能够显著提高缸孔-活塞环的润滑性能。然后,围绕缸孔激光微织构技术,开展了三种系列工艺试验。其一,为最大程度发挥缸孔表面织构形貌的优势,降低机械珩磨网纹形貌的干扰,减少发动机机油耗,应优化缸孔前处理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开展缸孔前处理镜面珩磨工艺试验研究。以五个缸孔表面关键参数为衡量指标(Rz≦2μm,Ra≦0.2μm和Rpk≦0.15μm,Rk≦0.4μm,Rvk≦1μm),主要研究珩磨条粒度、珩磨压力对缸孔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珩磨条粒度与珩磨压力对缸孔表面参数影响较大,得到优化镜面珩磨加工工艺参数;其二,开展激光微织构工艺试验,揭示了激光工艺参数对微凹坑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脉冲能量、脉冲次数为关键加工参数,不同材料、涂层和波长对微凹坑几何参数的影响显著;其三,为去除激光织构产生的熔渣,减少发动机磨合时间,避免因熔渣剥落造成的磨粒磨损,需对织构后的缸孔进行去除熔渣后处理工艺试验。以缸孔表面Rz为指标参数,采用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合理的后处理工艺参数。最后,针对某型四缸汽油机,加工三种不同缸孔织构方案样机,进行装机后倒拖与台架试验。考察微凹坑形貌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能、油耗性能影响。倒拖试验结果显示,当缸孔上止点与中部行程区域面积密度为10%时,摩擦功耗表现出有益的效果。台架点火试验表明,经24小时机油耗对比,两种织构方案机油耗低于原机,最大降幅达26.48%;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看出,发动机大部分工况下,三种织构发动机燃油耗低于原机,激光织构位置为上止点、行程中部区域,且微凹坑直径为70μm、深度为4μm、面积密度为10%时,瞬时工况的燃油耗最大降幅达15%。
其他文献
粉体输送是粉体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的粉体输送技术主要集中于大量粉体的输送,而在粉体微输送领域研究相对较少。粉体输送量不可控,稳定性差是粉体微输送研究中的
高温铁基合金是生产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盘和紧固件的重要材料,在长时间的中高温环境下服役后,会出现性能的衰退,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的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解题的效率和正确性.因此,积极探索提高
塌孔埋钻事故是钻机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种事故。对于无钻杆钻孔机而言,无钻杆钻具是整个钻机最为关键的部分,仅通过钢丝绳、电源线及几束信号线与钻孔机
驱动控制系统是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各项应用中的重要设备系统。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驱动控制系统提出了小型化、独立性和高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本文根据实验
学位
激光喷丸处理是一种通过在材料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来提高构件疲劳寿命的技术,同时其还可以细化材料表层晶粒大小以及影响材料内的位错密度。该技术同样被认为可以降低零件在
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是机场用于测量飞机跑道摩擦系数的专用设备,所测量的数据是用来决定跑道是否适合飞机的正常起降以及是否需要对跑道采取维护的重要数据。摩擦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