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双流县金桥镇为例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ongb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宅基地长久以来都是农民赖以生存居住的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宅基地一方面是生产要素,另一方面更是农民的一项社会保障。我国普遍对于宅基地采取的政策是所有权归村民集体所有,农民则拥有无偿的使用权,这在一段时期内对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加快,市场对农地流转的迫切需要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政府对农村宅基地的需求程度不断上升;同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速城市化建设,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进城门槛不断降低,农民对于自身宅基地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这使得农村宅基地退出变得十分必要。宅基地退出这项工程关系着政府、农村集体以及农民的生存发展,其过程能否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由于宅基地的退出是本着农民自愿的基本原则,因此政府在制定退出政策和方案时,找到左右当地农民选择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制定的退宅政策能对症下药,无疑可以推动和促进宅基地退出过程。然而不同农户的个体特征、经济生活水平等都存在差异,其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区别。  本文以城乡统筹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背景,以宅基地退出主体农户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农村宅基地退出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农户退出农村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之后根据对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207户农户的调查结果,用可以直接反映农户家庭经济情况和兼业程度的指标将农户分成四类,并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的退宅意愿及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模型的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的一些建议,目的推动宅基地退出项目的顺利进行,加速实现城乡统筹。研究的主要结论:1、总体来看,在调查的207户农户中,约有35.27%的农户选择愿意退出宅基地,表明在现有政策下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研究区内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户数量较少,但退出宅基地的意愿相对较高;兼业程度居中的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也相对居中;兼业程度很高的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则相对较低。2、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户,影响其退出宅基地的重要因素以生存方面为主。同时进行农业生产和兼业非农项目的农户,以区位因素、社会保障、就业保障和经济收益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稳定非农收入或工作的农户,农业生产已经不是其主要的生活来源,更追求宅基地退出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未来保障,对于宅基地的价值增长、收益分配都更敏感。
其他文献
To have a high quality experimental growth of crystals,understanding the equilibrium crystal shape (ECS) in different thermodynamic growth conditions is importa
近几年来,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和绝对数额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关于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争论也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