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五章,在前言部分阐明了作者选择俄罗斯银行体制改革作为自己研究方向的初衷,同时初步对中俄两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共性问题、俄罗斯银行体系改革对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做扼要的分析。第一章对前苏联七十年来形成的金融银行体制进行回顾和分析,从前苏联“一级制”的银行体制,并对该体制下银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银行业由国家垄断,高度集中,行政化管理;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不明确;“大财政、小银行”,金融业附属于国家财政,充当国家财政的出纳地位;缺乏商业信用基础,信贷部门缺乏活力,没有成形的商业银行体系。此外,本部分内容还涉及到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经济形势,对休克疗法、私有化改革、居民储蓄、证券市场等进行了分析,这构成了俄银行体系改革的背景和条件,是研究俄银行体系的基础和铺垫,也是剖析俄金融危机等所必须涉及的内容。第二章重点介绍了俄罗斯二级银行体系形成的过程和银行体系的构架和特点。与二级银行体系相适应,俄中央银行职能的发生了重大转变--制订货币和信贷政策、宏观调控货币供应量,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也与西方国家银行通行作法接轨(法定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利率的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等),此外还包括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同时《俄中央银行法》对俄央行的活动也加以限制和规范,使央银行不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从而彻底改变了单一银行体制下央行几乎垄断所有银行业务的作法。俄商业银行发展过程和存在的问题1、商业银行分布太过集中;2、商业银行规模较小,职能有限,缺乏竞争力;3、商业银行弱化了银行传统的储蓄向投资转化功能;4、金融市场的不规范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向产生误导;5、商业银行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与此同时,本部分还对俄罗斯经济改革中一种较为特殊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金融工业集团进行了研究,客观地评述了其对俄经济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三章对1998年俄罗斯出现的金融危机进行分析,从其产生的外在和内生原因认识这场危机发生的必然性。从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到对俄银行体系和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笔者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1、清偿危机;<WP=4>2、资金来源危机;3、对外债务危机;4、银行亏损和自有资本的损失;5、银行危机所造成的损失规模。此外还进一步剖析造成俄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第四章分析了俄政府为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进一步改革银行体系所采取的措施,如克服清偿力危机;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降低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将问题银行的清偿债务统一管理;停止实施“外汇走廊”制度和卢布的大幅贬值;成立信贷机构重组署对银行体系重组;充实银行资本;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措施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和俄宏观经济的稳定为俄罗斯银行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同时对俄罗斯银行当前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第五章全面综合评价俄罗斯金融和银行体系改革,通过对其经验和教训的分析,用比较经济学的方法,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作法,找出可为我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