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光电材料由于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有机激光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类材料体系相继被报道。这些材料在制备成器时都需要在固态条件下使用,因此它们的相态稳定性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固态下有机材料由弱相互作用力连接构筑,易受光、热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加之有机分子自身的柔性,所以容易发生相变,这严重的影响了器件的寿命与工作效率。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材料的结构有深入的认识,而对于晶体结构的解析是获得物质结构信息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晶体的制备、生长机理、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晶相转变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深入研究晶体中分子的堆积规律,实现多晶型体系中晶体的可控生长,对于材料光电性质的调控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氰基取代聚对苯撑乙烯(CN-PPV)类化合物具有高电子亲和势,高的发光效率,是一类优良的电致发光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氰基在双键上的存在使得PPV主链变得扭曲,这就导致了这些材料尤其容易发生相变。为了改善CN-PPV类材料的这一性质,需要对这类物质的结构有明确的认识。然而受聚合物的纯度不高,自身主链也存在缺陷等因素影响,很难得到它们的单晶,因此本论文对它们的模型化合物氰基取代对苯撑乙烯(CN-DSB类化合物)的晶型做了详细研究,以期为指导CN-PPV材料的改进而得到一些类似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及结构(分子自身构象和分子堆积)、相变规律等方面的信息。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物理气相传输法和溶液扩散的方法制备了几种氰基取代对苯撑乙烯多晶型晶体,并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形成原因。2.对制备的氰基取代对苯撑乙烯多晶型晶体的光物理性质作了详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多晶型晶体中分子的堆积方式和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建立结构与发光性质之间的关系。3.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等热力学条件,以更加直接的晶体结构证据、更加灵敏的测试方法研究了氰基取代对苯撑乙烯多晶型晶体的相变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