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t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深层次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话语体系和中国话语体系中形成、发展规律,揭示当代我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领域中隐含的理论和逻辑悖论,从而说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困境、前景、机制和路径。论文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核心,以构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和怎样构建国家形象为两个抓手,围绕着话语体系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国梦和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着重阐明怎样通过话语体系的重构促进国家形象的构建,以达到更好的凝聚共识、增信释疑以及优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理论上,本文的价值旨归指向中国国家自我认同以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践上,注重中国政治文化软实力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提升。论文共7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等,并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回答什么是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基础理论。其中话语体系的机制部分,详细论述了话语体系运行机制“自我隐蔽”、“普遍价值”、“话语事实”、“话语人格”四大运行机制。目前国家形象构建中学术界对此关注度不足、分析不深,这种状态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国家形象构建中话语体系的认知。话语体系四大机制的概括和总结,深化了话语体系的理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原创性。第三章通过回顾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话语体系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优势,为我国的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规律性借鉴。通过分析苏东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弱化导致国家形象的崩溃逻辑关系,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总结越南、印度和俄罗斯建设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的努力,为我国的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提供更具体借鉴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之一,其中“西方话语体系崇拜折射‘东亚病夫’的国家形象”部分,分析了我国道路不自信、理论不自信、制度不自信、文化不自信的弱国心态之根源,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历代国家领导人在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就,总结了我国的优秀经验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第五章是论文的重点和核心,主要分析我国的发展优势之所以尚未成为我国话语优势的原因,找出当前我国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的客观问题所在,为实质性解决问题夯实基础。由于我国在话语体系上缺乏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应对西方话语体系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导致我国国家长期的负面形象。第六章是论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提出当前我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创新的可能性战略和策略。战略上,我国应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位一体建设,不断从人民群众生动语言和智慧中汲取精华。同时,我们还应不断的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发展成果发展话语体系、阐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整合话语体系、实施话语体系工程创新话语体系。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梳理了全文的脉络并概括了论文的主旨。第一,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一定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物质力量,与一定的话语体系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第二,中国国家形象受西方话语体系的制约。构建符合我国战略需求的中国国家形象必须解构西方霸权话语体系。第三,中国国家形象还受中国话语体系的限制。构建与我综合国力相适应的的国家形象必须重构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第四,重构当代国家形象和中国话语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学术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为前者提供深层学理上的滋养,是话语体系获得权威性、国家形象取得公信度的基础。论文的不足与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也在本章予以说明和交代。
其他文献
法官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过程中,往往遇到适用法律的冲突与困惑,争议焦点是医疗损害赔偿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司法解释,还是《医疗事故处
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同属于会计,但是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和阐述,使大家在对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的认识上更进一步,同时对提高会
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Philip nderson首次提出自旋液体的概念作为磁性物质的一种新的相存在[1].该相存在于高度阻挫的晶格系统上,在0温条件下,高度阻挫的体系格点上的自旋
我国《保险法》秉承了传统的“二分法”,即按保险标的划分为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且将重复保险规则和保险代位求偿规则只规定在了财产保险合同一章中,在立法上完全排除人身
2012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订后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标志着民事执行检察监
投资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投资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全社会投资的效益,关键在于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即一个有效的、富有激励性
学位
M·舍勒是德国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也是中外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并专门探讨价值秩序问题的哲学家。今天,价值秩序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问题,以与时俱进为理论特色的
世界上描述粒子最成功的模型就是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模型,虽然比较成功,但是还不完美,一些问题在理论和实验的不断探索中被发现.所以人们提出了很多标准模型的扩展,其中额外
宗教一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盘龙寺作为滇池流域一所重要的寺庙,已经渐渐成为在周边生活的民众宗教生活的重要场所,并发挥着心理调节的作用。   本论文运用宗教民俗学的研
行政惯例是行政主体或者相对人在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规范情况下,在不违反法制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创设或自发形成的对其自身和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主体及其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