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覆盖地球表面积72%的海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10多年中,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较多的关注,取得重大进展。在国际上,联合国和IGBP/SCOR/IOC/UNEP/UNDP等许多重要国际组织、强调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国内,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的重大海洋科学计划,如国家973计划、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有关的国家专项等。我国科学家关注并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开始探讨海洋多学科交叉与整合研究的科学思路。本文首次利用统计学Copula理论计算海洋生态稳态转移概率,提出时间序列Lyapunov指数的回归树估计方法,整合各种检验方法选择预测模型。所做的创新性工作如下:
将生态模型分岔参数(如总氮和捕捞强度)看作随机变量,基于历史数据以Copula理论计算得到分岔参数的概率分布。将传统动力学每一个分岔区域看成动力系统的一个状态,建立状态转移的齐次马尔科夫链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一个区域转移到其它区域的概率,得到转移概率矩阵,再计算多稳态转换的平稳概率,给出分岔参数调整的明确建议值,使理想状态的平稳概率(停留时间越长)最大化,从而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相空间重构,运用随机梯度Boosting算法,从回归树的线性组合中直接计算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该方法不用计算估计函数的雅可比矩阵,继承了随机梯度Boosting算法的许多优点,如较高的预测精度,容易处理高维数据等。随机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接近真值,而且具有较小的标准误,对于噪声和嵌入维数都很稳健,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很大的优点。
采用BDS、Box-Pierce和Ljung-Box独立性检验1995-2005年渤海COD浓度历史数据存在相关性,考虑非线性检验代替数据检验IAAFT、White和Terasvirta人工神经网络弱非线性检验、Hinich双谱检验以及无Fourier变换检验。统计量选取本文最大Lyapunov指数回归树估计,都不能判断出渤海COD存在非线性相关。综合比较线性ARMA、局部线性、规则集成、随机森林、随机梯度Boosting、支持向量、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样条8种预测方法。结果表明线性ARMA模型误差均值和方差最小,证明线性ARMA模型比其它方法更适合渤海COD数据,确实证明前面各种非线性检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