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二型糖尿病大鼠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一种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典型表现,而且高血糖早期进展缓慢,所以2型糖尿病早期常常症状不明显,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才得到重视和治疗。随着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若能在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能大大改善2型糖尿病。维生素D作为一种激素前体,主要由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后进行光化学反应转变,在钙、磷代谢和骨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大量人群研究和动物实验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代谢组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它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机体受到扰动后的生理、病理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一门学科。目前,代谢组学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本研究分别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观察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第一部分)。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运用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剂量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第一部分、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老鼠基础指标的影响  目的:通过补充低、中、高三种剂量的维生素D,观察每日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够安全预防2型糖尿病。  方法:体重为150-180g的雄性Wistar大鼠70只,在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以下10组:普通饲料组(A),普通饲料+40 IU/kgVD3组(B),普通饲料+160IU/kgVD3组(C),普通饲料+800IU/kgVD3组(D);高脂对照组(E),糖尿病对照组(F),糖尿病+40IU/kgVD3组(G),糖尿病+160IU/kgVD3组(H),糖尿病+800IU/kgVD3组(I),配对喂养组(J),每组7只。糖尿病组大鼠均为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注射40 mg/kg STZ。大鼠连续干预至15周龄,记录每日摄食量、饮水量、尿液体积,每周记录一次体重。在干预0周、11和15周龄时候进行糖耐量实验,15周龄处死老鼠,收集血液样品,分离血清和血浆,测定胰岛素、血糖、血清TG和TC水平、血浆LDL-C和HDL-C水平、血浆1,25(OH)VD3含量;精确称取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睾周脂肪和肾周脂肪含量,计算各脏体系数。  结果:普通饲料喂养各组老鼠均无死亡、无异常生命现象,四组普通饲料喂养各组老鼠内脏系数、体重增重和血糖脂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脂喂养组大鼠的体脂系数高于普通饲料喂养老鼠(P<0.05)。注射STZ后,糖尿病组老鼠血糖值均高于16.70mmol/L,G和H组老鼠血糖值与F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组老鼠血糖值明显低于F组(P<0.05),而且I组胰岛素水平也增加了。在15周龄时,F组LDL-C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补充维生素D后,G和H组老鼠血浆LDL-C水平与F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组老鼠血浆LDL-C水平明显低于F组(P<0.05),并且I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5)。补充维生素D后,G和H组老鼠血清TC和TG水平与F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组血清TG和TC水平均明显低于F组(P<0.05)。与高剂量维生素D组(I)相比,配对喂养组(J)老鼠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补充维生素D后引起的效应是由于维生素D引起的,不是由于饮食量引起的。  结论:补充维生素 D对老鼠没有副作用,并且在老鼠生命早期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能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老鼠糖脂代谢紊乱。  第二部分、生命早期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通过第一部分研究发现生命早期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老鼠的糖脂代谢,所以本部分研究将利用基于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LC-QTOF)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探索高剂量维生素D预防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糖尿病老鼠每日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至15周龄后,收集老鼠的尿液。采用LC-QTOF检测E、F和I组老鼠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经过ANOVA检验,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二乘分析(PLS-DA),筛选出三组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本研究最终筛选出7个与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预防机制相关的代谢物:酪胺、亚麻酸、多巴胺、烟酰胺、脯氨酸、胱硫醚和脱氧胞苷。与健康正常组相比,糖尿病老鼠体内代谢产物酪胺、亚麻酸和多巴胺经尿液代谢的水平下降,补充高维生素D后,酪胺、亚麻酸和多巴胺经尿液代谢的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糖尿病老鼠体内代谢产物烟酰胺、脯氨酸、胱硫醚和脱氧胞苷经尿液代谢的水平升高,补充维生素D后,烟酰胺、脯氨酸、胱硫醚和脱氧胞苷经尿液代谢的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  结论:酪胺、亚麻酸、多巴胺、烟酰胺、脯氨酸、胱硫醚和脱氧胞苷可能是与维生素D预防2型糖尿病机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补充维生素D后,糖尿病老鼠经尿液代谢的酪胺、亚麻酸和多巴胺显著性升高说明维生素D能够调节脂肪酸和胺类物质代谢;烟酰胺、脯氨酸、胱硫醚和脱氧胞苷经尿液代谢的水平显著性降低说明维生素D能够改善糖尿病老鼠的氨基酸代谢、脂代谢和能量代谢。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利用时间/空间定位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探讨时间/空间定位抽样方法在性病门诊病人抽样调查中的应用,使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2.了解性病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中高危性
我是一个快乐的女生,有很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有时也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天儿,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你听,我们又叽里呱啦地讨论起蔬菜来啦!
期刊
为了筛选促进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的IAA浓度,以平菇菌株P99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外源IAA浓度(0、10-3、10-5、10-8、10-10、10-12 mol·L-1)对平菇菌丝菌落直径、菌丝干质量、平
金银花为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有些不法商家将价格便宜近十倍的山银花当金银花销售和使用,严重危害市场.为鉴别中药材金银花真伪,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
二氧化硅(SiO2)是职业性肺部疾患中常见的致病因素。已有相当多的实验表明,它不仅具有细胞毒性,而且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自1972年罗马尼亚学者Gabor提出:用自由基和脂质过氧
目的 调查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伤害发生的现况,评估伤害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分析伤害的危险因素,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
我们通常把夏天最热的时候称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那么,“三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rn关于三伏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德公二年初伏.”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夏
期刊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的“七夕节”,或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rn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本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却爱上了人间放牛的青年牛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