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乙酰化调节大肠杆菌NhoA蛋白活性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的赖氨酸乙酰化是从细菌到真核生物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发现赖氨酸乙酰化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发挥着许许多多的生物学功能。近几年,在细菌和古生菌中,也发现了这种翻译后修饰的广泛存在。尽管如此,其在原核细胞中的分布范围仍然不太清楚,这点也成为了开展原核系统中赖氨酸乙酰化修饰功能研究的障碍。蛋白质的赖氨酸乙酰化是一种可逆的修饰,主要由蛋白质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控制。在细菌中,研究最多的去乙酰化酶是与酵母中沉默信息调节蛋白Sir2同源的CobB蛋白。虽然近几年来有关CobB蛋白的功能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底物和在细菌中的功能仍然不清楚。首先,我们使用蛋白质组芯片技术筛选到了十五种具有赖氨酸乙酰化修饰的蛋白质,其中的九种可以被大肠杆菌CobB催化去乙酰化,包括N-羟基芳香胺O-乙酰转移酶(NhoA)。我们使用Western blot验证了NhoA的确可以被CobB去乙酰化,并结合质谱分析技术鉴定出NhoA中三个具有可逆的乙酰化修饰的赖氨酸残基。定点突变试验显示了其中两个乙酰化赖氨酸的突变会导致NhoA乙酰化水平的降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NhoA的N-乙酰转移酶(NAT)活性和O-乙酰转移酶(OAT)活性都会受到这两个乙酰化赖氨酸残基突变的影响。并且,得到了直接的数据,证实CobB对NhoA的去乙酰化作用提高了NhoA在体外的NAT活性。为了进一步阐明体内的赖氨酸乙酰化修饰对NhoA活性的影响,我们对比了cobB基因敲除菌株与野生型菌株NhoA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以及对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诱变敏感性。结果显示,cobB基因的敲除会导致NhoA乙酰化水平的提高和OAT活性的降低。这些结果说明,可逆的赖氨酸乙酰化修饰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都能够调节NhoA的活性。并且,CobB在体外可以通过催化NhoA的去乙酰化提高其NAT活性,在体内,也很可能是通过相同的方式调节NhoA的OAT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我们鉴定到了新的赖氨酸乙酰化修饰的蛋白质和去乙酰化酶CobB的底物,发现了赖氨酸乙酰化修饰和细菌中CobB蛋白的一个新功能,这对于原核生物中乙酰化修饰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对急诊室胸痛患者的特殊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引发的胸痛和病情差异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
随着党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人们越来越重视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但是,现阶段我国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党校思
中职健康评估课程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操作技能的教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以及职业素质养成。现有《健康评估》教
利用中国584个测站1961年~2011年的日降水资料,将我国分为八个区,得到全国和八区年降水量的时间序列,用三个降水指标:降水量、降水频率和平均日降水强度,并将指标分为年和四季
碳碳(C-C)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连接,C-C键的构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其中,通过碳氢(C-H)键活化实现C-C键偶联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传统化学中,人们对C-H键活化
自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媒体力量,对当下的新闻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媒体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泛的受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观测的新型天文自主导航方法,目前已步入空间演示验证阶段。为了满足X射线脉冲星导航工程应用需求,本文主要从脉冲星数据处理和脉冲星
埃塞俄比亚全称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是非洲东北部内陆国,国土面积为110.36万平方千米,人口9100万。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埃
报纸
丙酮回收单元是很多用丙酮作为溶剂进行化工生产企业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活性炭吸附-蒸汽解析-精馏丙酮回收工艺能耗较高,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而水吸收-精馏丙酮回收工艺能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快速进步与跨越式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都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