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动员:农民集体行动的动员机制分析——对华南宗族村落的考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各种矛盾激化所带来的群体性事件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界关于集体行动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集体行动作为社会事实既有着中西之别,又有着城乡之别,即使在乡村也存在着区域性的差异。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农民的集体行动逻辑,本文将研究的场域设置在了华南的一个地缘和血缘认同感都非常强烈的村落,通过对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以及与外界的抗争事件中集体行动的考察揭示了农民集体行动的自组织动员逻辑。本文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于个案的深描以及多元主体的互动来把握事件变化的复杂性,同时为了追求一种动态的社会事实叙述,采用了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  文章通过对宗族型地区农民集体行动的社会基础和冲突事件的考察,以及对冲突事件中自组织动员背景下多元主体互动和行动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认为:一、在宗族型村落,基于血缘和地缘认同、情感性以及共同体利益维护基础上形成的自然村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二、自组织系统内部是有序的,表现为有共同的行为准则、伦理规范和社会记忆,并且对于维护共同体利益的认同度较高。三、依托村庄自组织的农民集体行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四、集体行动的自组织动员不仅能在村庄的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还能在冲突中对共同体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五、自组织动员在村庄治理主体的主导下,在村庄积极分子和第三种力量的介入中,在农民大众的共同参与下形成并引导着农民的集体行动。六、作为组织者的精英不仅可以掌控集体行动的发生及规模,还能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有利于共同体的行动策略。七、自组织动员型集体行动呈现出四个特征:动员机制便捷,有特殊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机制;组织动员能力及认同感较强,外力很难分化;精英掌控性强,能控制事态发展;集体行动可长期性,怨恨可以遗传。  自组织动员型集体行动以维护共同体利益为核心,在运动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但也要认识到这种集体行动不以政治诉求为目标。作为治理者的政府对农民自组织集体行动要慎重对待,切忌将矛盾上升,不仅要稳妥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更要警惕其他势力对行动的利用。
其他文献
2016年老龄办发布的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老年人中失能、半失能人口数量已达4063万,占老年人口比重18.3%.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成为中国养老研究中最复杂和最棘手的问题,已成
美国苹果公司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引人瞩目。究其原因,除了苹果公司本身的技术优势以外,苹果粉丝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苹果粉丝为研究对象,旨在正确认识粉丝
初中生处在青少年阶段的早期,是个体进行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学生逐渐地由家庭走向学校和同伴群体,学校作为同龄群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初中生社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其项目的复杂性日益增长.轨道交通行业中包含大量的专业构件,对于不具有专业背景的建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当模型建立完成后,对于模型的低效应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