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n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半导体发光材料。本文通过水热法,成功的在锡衬底和ITO玻璃衬底上分别制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n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半导体发光材料。本文通过水热法,成功的在锡衬底和ITO玻璃衬底上分别制得了SnO2纳米晶薄膜和纳米SnO2阵列,并对它们的光致发光特性与SnO2的微观结构、替位掺杂的杂质浓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基于正交设计理论,分别优化了在水热环境中,以锡片衬底中的锡原子为锡源,正丁胺为沉淀剂,在锡片衬底上制备SnO2纳米晶薄膜;以SnCl4·5H2O为锡源,NaOH为沉淀剂,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纳米SnO2阵列的工艺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反应时间t是在锡衬底上制备SnO2纳米晶薄膜的最关键因素,其次是反应温度T和正丁胺的用量;而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纳米SnO2阵列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反应时间t(h)、反应温度T(℃)、锡离子摩尔浓度([Sn4+])、氢氧根离子与锡离子摩尔浓度比([OH-]/[Sn4+])。探讨了两种形貌的SnO2的形成机理,环境驱动力大小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对样品进行光致发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在锡衬底上生长的SnO2纳米晶的PL谱主要集中在紫外发光带和蓝光发光带,主要由氧缺陷和锡填隙引起;在ITO衬底上生长的纳米SnO2阵列的PL谱集中在紫外发光区,发光中心主要由氧缺陷形成。其次,基于ITO衬底上制备SnO2纳米阵列的最优工艺,以SbCl3为掺杂剂,制备了Sb掺杂的SnO2纳米阵列(ATO),并研究了Sb掺杂对SnO2形貌及发光光的影响。结果表明,Sb掺杂浓度越高,产物的阵列形貌越不明显,Sb掺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SnO2的光致发光性质,但是并没有改善其发光区域,没有产生可见光的发光带。
其他文献
<正>应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来进行市场化运作,改变铁路的"国有基因"。2013年3月14日下午,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铁老大"时代的终结,铁路管理体制实
<正>引言随着国内电站建设工程的萎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许多国内企业加大向海外市场开发的力度,尤其是国际EPC总承包项目的开拓。在国际电站工程EPC项目建设
高一物理"学困生"是掣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是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客观上,知识难度加大;主观上,基础薄弱,学法不当,造成"学困"."三环九法"从实际出发,转化"学困生"."三环"是激发
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在碳碳双键位置引进氧原子形成环氧基团的反应。环氧化合物是一类用途极广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以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是近年来仿
<正>"十三五"时期,我国出版业总体上处于从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我们需要从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大语境中重新认识出版。现实与虚拟、
目的:探讨中学生游戏暴力接触量的相关因素。方法:方便选取湖北省某高中一年级学生调查对象,获有效样本887份,用游戏习惯使用问卷(包括暴力程度、游戏频度、游戏有趣性)、环
当前,癌症疾病的死亡率排名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在抑制癌细胞突变和耐药性方面的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药物是
<正>12月16日下午,佛山市陶瓷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理事扩大会议在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举行。行业专家、学会领导、学会理事单位代表近150人出席。冯斌理事长在致辞
金属硫属化合物具有半导体、催化、吸附等性能,在光电导体、光致发光、非线性光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由13族金属元素构成的多元硫属化合物簇具有开放式框架结构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快速带动下,传统的纸质财政票据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此时,财政电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