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对槭树挥发物的响应及虫害诱导信号物质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是我国主要的一种林木蛀干害虫,对我国林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研究寄主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探讨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挥发物的选择机制及虫害后的信号传导途径,本研究应用化学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行为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吸附和热脱附-气质联用(TCT-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临界CO2萃取仪、“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等技术,对复叶槭、五角枫、华北五角枫和挪威槭4种槭树挥发物成分和相对含量及对天牛的行为反应、虫害后信号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植物挥发物、天牛的行为反应和信号传导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4种槭树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不同植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不同: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最好,其次为五角枫,二者均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华北五角枫对光肩星天牛有引诱作用,但未达到显著程度,挪威槭对光肩星天牛既无引诱作用又无驱避作用。挥发物组分分析表明,五角枫、华北五角枫和挪威槭较复叶槭引诱作用差的原因可能与复叶槭中含有引诱组分α-萜品烯,五角枫中含引诱组分α-萜品烯、趋避组分罗勒烯和反-2-己烯醇,华北五角枫中含有驱避组分3-蒈烯、罗勒烯和反-2-己烯醇,挪威槭中含有驱避组分1-戊烯-3-醇、trans-2-己烯醇和trans-香叶基丙酮有关;此外,研究发现在复叶槭、五角枫、华北五角枫和挪威槭中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依次为0、8.46、11.82和21.68,即随着4种植物抗性顺序的增加,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是逐渐增加的,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与醇类化合物相同,而烷烃类和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是逐渐减少的。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所得的复叶槭和五角枫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进行了嗅觉行为测定。结果表明25Mpa 35℃条件下萃取的五角枫挥发物和25Mpa40℃条件下萃取的复叶槭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最为显著。将上述两种条件下的挥发物组分与复叶槭和五角枫活体植株挥发物组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推测癸醛、壬醛、乙酸-3-己烯酯是光肩星天牛寄主选择定位指纹图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在文化交流中,茶文化十分受青睐,很多外国人对此非常感兴趣。同时,中国人通过多种方式向世界传播茶文化,让茶文化走向世
因特网带来了人们对语言问题的诸多思考,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就是其中之一。因特网兴起初期,许多人认为它将是英语的天下,但后来人们开始对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表现出乐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我厂拥有 C534J1型双柱立车三台,先后于75年至79年安装使用。三台立车上的六块刀架滑板中,有四块在使用中发现外圈燕尾槽底角自两端开口处向内延伸裂缝。端面裂缝情况如图1所
<正>~~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外国法适用排除的重要制度之一。它的渊源非常久远,其源头可追溯到1804年出台的《法国民法典》之中。我国对于是否应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直保持肯定的态
民族文化身份重构是民族文本翻译目标达成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很容易造成民族文化身份重建的不确定性,从而制约民族文化借助翻译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目
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是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种下两致病变种之一,引起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简称条斑病,BLS)。近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寻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高中数学抽象难懂,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则与当今社会要
电动葫芦的检修是高空作业。检修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很不方便。为了便于检修,我们设计并制造一个专用的小滑车(图1)。它的四只斜面滑轮1固定在轮框2上;轮框有一面做成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