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结合蛋白KHDRBS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ngta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RNA结合蛋白KHDRBS3(KH domain containing,RNA binding,signal transduction associated 3)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研究KHDRBS3对胃癌细胞的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以期为胃癌的临床早期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细胞株的培养: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KHDRBS3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选择KHDRBS3本体表达高的细胞株进行后面的下调实验,选择KHDRBS3本体表达低的细胞株进行后面的过表达实验。2、基因转染:过表达实验分为空白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和pcDNA3.1-myc-KHDRBS3转染组(过表达组);siRNA敲低实验分为空白组、control siRNA转染组和KHDRBS3 siRNA转染组(下调组)。通过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分别将pcDNA3.1空载体和pcDNA3.1-myc-KHDRBS3质粒转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将control siRNA和KHDRBS3 siRNA转入胃癌细胞株BGC-823中。3、MTT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下调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能力的影响。4、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下调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BGC-823迁移能力的影响。5、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及下调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BGC-823侵袭(铺胶)和迁移(不铺胶)能力的影响。6、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下调KHDRBS3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CCNB1、CDK1-Y15、CDK1-T14、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转录调节因子(Snail、Twist)、神经型钙粘蛋白(N-cadherin)等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KHDRBS3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KHDRBS3表达较高(P<0.01),而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表达较低(P<0.01)。后面KHDRBS3过表达部分的实验在胃癌细胞SGC-7901株中进行,下调部分选择在胃癌细胞株BGC-823株中进行。2、MTT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KHDRBS3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P<0.01),下调KHDRBS3促进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的增殖(P<0.01)。3、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KHDRBS3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划痕面积变化较小,抑制了细胞的迁移(P<0.01)。下调KHDRBS3后,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划痕面积明显变小,促进细胞的迁移(P<0.01)。4、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KHDRBS3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侵袭数目减少(P<0.01)。下调KHDRBS3后,胃癌细胞株BGC-823侵袭数目增多(P<0.01)。Transwell不铺胶实验中过表达KHDRBS3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迁移数目减少(P<0.01)。下调KHDRBS3后,胃癌细胞株BGC-823迁移数目增多(P<0.01)。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过表达KHDRBS3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增加,Snail、Twist、N-cadherin、CCNB1、CDK1-T14和CDK1-Y15蛋白的表达减少(P<0.01);下调KHDRBS3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减少,Snail、Twist、N-cadherin、CCNB1、CDK1-T14和CDK1-Y15蛋白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过表达KHDRBS3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敲减KHDRBS3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KHDRBS3通过调节胃癌细胞中M期促进因子(M-phase promoting factor,MPF)信号通路介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调节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为胃癌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金纳米材料因为其较高的导电性,良好的生物惰性,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强的导电性能和X射线吸收系数等特点被广泛关注。近年来,金纳米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同时金纳米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本文中,应用电化学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并首次结合金纳米粒子(AuNPs)和新型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纳米材料,建立了一种超灵敏的信号放
目的口腔颌面部损伤可导致复杂的软、硬组织缺损,包括血管、皮肤、神经、骨、牙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泌体的无细胞疗法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潜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口腔及颌面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但外泌体存在半衰期短、清除速度快等问题。本实验将分离纯化的外泌体包封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纳米水凝胶中,研究所制备的材料对皮肤缺损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速差速离心法分离并纯化来源于人脐带间充
目的近年来脱矿人牙本质基质(Demineralized Human Dentin Matrix,DHDM)修复牙种植区骨缺损和牙槽骨垂直骨高度的增加均成为口腔种植领域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使用定制钛容器将DHDM固定于兔颅骨,探究对兔颅骨垂直骨高度增长的影响,进而为DHDM运用于口腔种植区垂直骨增量手术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1、钛容器的设计:利用数控机密机床将纯钛板加工为钛容器,清洗密封后灭菌。2、DH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基因rs180128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R)的相关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PPARG基因参与T2DR发生发展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例,依据眼底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和糖尿病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统计各组人群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及BMI等一般情况,检测血糖
目的探讨磁共振T1WI加权(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1 Weighted I mage,MRIT1WI)增强与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 C)值在脑内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
目的随着口腔种植区骨量不足并使用各种骨移植材料促进成骨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聚乳酸材料在口腔种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而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在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合成一种新型聚乳酸联合脱矿牙本质基质的多孔成骨材料,通过体内及体外成骨实验来探究新型材料的成骨效果及成骨特性。方法收集口腔颌面外科最近一周拔除的离体牙,去牙髓,根面软组织及冠部牙釉质后进行脱矿及脱抗原处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兴衰决定了国运的兴衰,文化强弱决定了民族的强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我国以经济实力为直接表现,在世界范围,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表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的弱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空前重视,将发展文化提升到治国理政新的高度,
目的采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涂抹小鼠口腔的方法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通过体内对牙周炎小鼠进行全反式维甲酸灌胃(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干预,研究ATRA对牙周炎小鼠中M2型巨噬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用15只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1)感染对照组(Sham)(2)单纯牙周炎组(P.g+CMC)
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在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中,蛋白激酶家族CAMK中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G(CAMK1G)是否对其产生影响,并对其中发生的机制进行推论。方法1、细胞株的筛选与培养:选取两种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进行培养,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和健康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CAMK1G蛋白在SGC-7901、BGC-823细胞中均上调,因此选择以上两种细胞株进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结直肠癌较高的死亡率的原因之一是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快速出现与发展。近年来,CDGSH铁硫结构域2(CDGSH iron sulfur domain 2,CISD2)被认为是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的基因,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目前尚无报道。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