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船载移动基站的海上手机通信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海上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海上人命财产安全越来越重视,为海上作业人员提供灵活可靠的通信手段,为海事搜救部门提供辅助定位手段显得犹为重要。手机作为人们日常通信的主要工具,在搜救行动了发挥了突出作用。由于现有GSM网络均采用地面宏蜂窝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实现海上无线信号的覆盖,受GSM规范限制,只能实现距BTS站点30公里左右海域的覆盖,无法解决较远海域的无线信号覆盖,且现有GSM网络的提供定位服务大多采用基于小区标识(CELL-ID)或CELL-ID+TA的定位方式,这种定位方式随着小区面积的扩大,定位精度急剧降低。   为了实现GSM无线信号在较远海域的覆盖,提高海上手机定位精度,本文提出通过Abis over IP技术实现船载VSAT卫星通信系统承载GSM网络,消除GSM网络在海上的覆盖盲点,将GSM网络覆盖范围拓展到卫星信号能够到达的任何地方,并结合1/N TA定位技术和相位干涉仪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测向技术,实现单船单基站对目标手机的定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对Abis over IP的关键技术做了深入研究,引出了通过VSAT卫星承载GSM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Abis over IP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节省卫星带宽资源,对于提高船载基站的覆盖范围,保障手机通话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为提高传统TA测距的精度,提出在GSM系统中使用1/N TA测距技术,并对测距进行了理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1/NTA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利用相位干涉仪在GSM系统中实现AOA测向。在1/NTA技术和AOA测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单船单基站手机定位的模型和多船多基站组合定位的模型。   (3)在国内首次搭建了基于船载移动基站的手机通信定位系统,本系统可以为海上作业人员提供包括手机通信、遇险搜救、海况广播等多种业务,并在通信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系统应用平台,最后利用系统应用平台对手机通信定位系统进行了演示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满足海上作业人员日常通信的需要,以及海事救捞部门对辅助搜救手段的需求。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人们对各类互联网多媒体需求的增长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作为第四代(4G)无线通信系统重点技术之一,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在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和高性能的智能便捷式终端的迅速发展及快速普及,用户对多媒体业务的热度和需求猛速的增长。传统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量移动用户对多媒体业务
随着无线网络和无线用户的日益壮大,无线频谱资源严重稀缺,固定频谱接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如此严峻的形势,因此动态频谱接入应运而生。与集中式动态频谱接入相比,分布式动态频
随着各领域电子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其业务处理和科学管理决策对计算机的依附程度越来越大,并且随着网络建设的大力开展,众多业务都依托计算机网络来处理。在各领域中,各种实时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通信速度、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正是满足未来通信的一种关键
近年来,由于车辆增加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增多,交通堵塞、违规行驶和监守自盗等现象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高速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有一套先进的交通
学位
人体动作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监控、影视动作制作、人机交互、运动分析与医学康复等诸多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
节点定位和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两项关键的基础技术和研究热点。研究改进节点自定位算法的精度和有效节能的路由协议对WSN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典型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中的经典问题,对于很多图像应用非常重要,如图像增强,边缘检测,物体识别和图像提取等往往需要以图像去噪作为预处理。此外,图像去噪对其他相关问题如图像
在追求高效快速的现今时代,快速语音通信、快速传递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需求。无线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