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正畸导萌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方法,研究上颌尖牙阻生的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例左上尖牙阻生的AngleⅢ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女性,年龄20岁,汉族;骨性Ⅲ类,下颌骨发育过度,上颌骨正常;左侧上颌尖牙唇向高位阻生,左右侧上颌侧切牙及左上第一前磨牙反牙合,腭向错位;右侧磨牙近中尖对尖关系,左侧磨牙中性关系,上牙弓拥挤12.4mm,下牙弓拥挤4.7mm,前牙浅覆牙合浅覆盖,伴有上颌中线左偏2mm。上颌阻生尖牙的位置、阻生牙与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及适合使用的方法可根据上颌阻生尖牙的牙根发育情况、临床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得知。采用固定矫治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解除拥挤并用改良型Nance弓,利用上颌前腭部塑料基托、牙槽嵴以及硬腭黏膜作为支抗,牵引23阻生牙至正常牙列。以弹力橡皮链每月1mm左右的速度轻力牵引,施力为60g左右。同时采用德国BioQuick3.0金属自锁托槽,利用低摩擦自锁矫治技术排齐牙列,整平牙弓。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上下颌骨及上下前牙的唇倾度及侧面貌软组织的变化情况;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观察23牙冠移动位置的变化及牙根吸收情况。结果:矫治疗程共20个月,改良型Nance弓有效的牵引了23移动到正常位置,并减少了磨牙支抗的丧失。拔牙矫治获得了足够的间隙来排齐上下牙列,纠正了中线及右侧Ⅲ类磨牙关系,改善了侧面貌。自锁矫治器有效的缩短了患者排齐整平牙列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患者对矫治效果满意。(1)该患者为成人,但矫治中Ⅲ类皮圈牵引及拔牙治疗使前牙唇倾度的变化使下颌骨向后下旋转,矫治结果显示SNB角减小及ANB角明显增大,低角及Ⅲ类面型得到改善。(2)拔牙矫治为23移动入列提供了足够的间隙,且改善了上前牙的唇倾度及调整了磨牙咬合关系。(3)矫治后23排入正常牙列,牙冠移动到牙槽骨中正常位置,与对侧正常萌出尖牙无差异,牙髓、牙龈、牙周健康,牙根没有明显吸收。(4)矫治过程中牵引23入列后,由于患者口腔卫生不佳,23唇侧牙龈轻度红肿,经牙周治疗后好转,牙龈炎症得到控制,牙龈形态正常。(5)患者整个矫治疗程20个月,自锁矫治技术相对缩短了埋伏牙治疗的疗程。结论:该病例通过改良型Nance弓作为支抗,成功牵引23入列,防止了左侧后牙前移占据拔牙间隙,减少了支抗丧失;通过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掩饰性治疗较好地改善了侧面貌,调整了磨牙关系及前牙唇倾度,解除了拥挤;自锁矫治技术成功缩短了患者排齐牙列所需时间,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成本,使患者矫治过程中更为舒适,是一种有效的正畸治疗埋伏阻生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