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实际上仍然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主导地位,客观上要求国有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因此,以国有资本为研究起点,创新国有经济财务理论,为我国国有经济发展及产权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本文以“两级三层”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为研究的制度背景,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国家财务理论、财权理论、财务分层理论等,针对国有经济发展中的财务理论问题与财务运作规律进行研究,以期构建国有经济财务理论框架和国有资本财务预算控制机制,指导实践中的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产权运作。全文共六章,逻辑框架和研究体系为:第1章导论,主要从国有经济改革进程和国有经济的运行状况,揭示选题背景和国有经济财务的产生逻辑;第2章阐述国有经济财务的理论基础;第3章确立国有经济财务理论框架;第4章构建国有资本财务预算控制机制;第5、第6章则是基于以上理论框架和预算控制机制的分析脉络,以国有经济财务主体为主线,分别研究国资委和国有资本经营公司的财务运作。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国有经济财务理论与财务运作问题,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本文从财务角度系统研究国有资本的宏观运营,创新国有经济财务理论以确认和规范政府与国资企业的财务契约关系,进而把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诠释为国有资本和国有产权的优化配置,把国有资本的市场进退诠释为国有经济财务运作,从而突破了已有国有经济研究在研究视角上的狭隘性。(2)本文遵循财权理论,以国有资本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财务本质、财务主体、财务目标、财务职能为逻辑主线和思想体系构建了全新的国有经济财务理论框架,既秉承了“财权理论”价值与权力融合研究的特色,又弥补了“国家财务论”在财务主体研究上的模糊性。(3)本文基于国有经济财务的财权流本质,重新解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内涵,揭示了国有资本财务预算的财权预算本质;并基于财权预算角度,从预算范围、预算主体、预算层级、预算目标四个方面进行国有资本财务预算的制度改进,既克服了以往按照公共预算思路将其视为国有资本收益预算研究的缺陷,也清晰地区分了国有经济财务与国家财政两个不同的范畴,为国有资本财务预算的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4)本文构建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国资委主导下的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国资企业的“两级三层”预算控制机制,不仅从理论上与国有经济财务理论高度耦合,而且在实践中与国资委的财务功能定位相一致,符合新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要求。(5)本文以国有经济财务主体为主线,对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公司的财务地位、财务功能与财务运作以及它们之间的财权配置作了全新诠释。国资委财务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产权与财权长期分割后的一次整合和强化,而财务主体财权的独立与完整是国有经济财务运作的根本条件,这为我国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6)本文运用间接寻找替代变量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是否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积极财务运作的替代变量,在剔除了绩效指标的异常值之后,参数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和回归分析都证明控股上市公司的中央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显著高于未控股上市公司的中央企业。这说明根据财务目标积极进行财务运作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其绩效显著高于未积极进行财务运作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