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先简要回顾了世界和我国综合理科课程的发展历史以及意义,然后明确指出综合理科课程在实施层面的困难——教师问题。研究对我省30多个县市的初中综合理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分析了学历水平、学科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特征,发现浙江省综合理科教师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而更多的方面显示出不足。要造就优质教育,教师必须要由原来的“课程实施者”变为“课程发展的研究者和直接参与者”,发展成具有教育反省能力的研究型教师,与此要求比较,目前师资尚有许多不足。问卷分析的数据显示了目前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使得职后培训和职前教师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文章对初中综合理科教师的职后培训内容、方式和理念方面等作了详细分析,通过教师培训现状的研究,发现目前培训内容和方式丰富,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培训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进而提出在内容方面要加强综合内容、信息技术、人文知识和教育科研等6方面学习内容的建议。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文中又探讨了若干培训方式的具体操作和加强我国中学教师的“入职教育”以及促进具丰富执教经验的综合理科教师的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培训只是提供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机会,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快速地成长,因此,作者还提出了促进教师成长的外部保障机制。
浙江省几所重要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数量明显偏低,为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趋势,高师有必要改革现行的培养模式,因此,作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建立“三年制综合理科专业”及其课程体系设想。
此文深入研究了综合理科师资培养问题,在调查研究和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对综合理科教师职前、职后以及过渡衔接阶段的教师教育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