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云雷达及其他相关仪器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uci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12月美国能源部的大气辐射测量项目(ARM)在中国寿县设立了移动观测站,进行了为期约7个多月的观测,其中3mm波长的云雷达WACR是探测云垂直结构和性质的核心仪器。本文主要利用云雷达资料结合其他资料分析研究了云的性质以及资料特征,进行了云相态的识别研究以及云内空气垂直速度的反演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   (1)统计了云雷达反射率的分布特征;利用云雷达及地面温湿资料,分析了近地面晴空回波的分布特征与形成原因;分析了云雷达0℃带探测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云雷达和云高仪探测的云底高等;利用云雷达及地面降水资料分析了降水前后及降水过程中云层数及云厚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地面晴空回波据分析是由雾和霾造成的;云雷达共极化反射率在0℃层并无明显的亮带,在0℃层以上还有略微的下降,而交叉极化反射率在0℃层有明显亮带,退偏振比的亮带最为明显,因此推断部分尺度较大的冰晶或雪花下落融化的过程中,首先由于融化破碎尺度减小,然后表面形成水膜,最后完全融化形成毛毛雨;云雷达的反射率的分布与探空资料得到的湿度的分布有较高的相关性;云高仪得到的最低云底高和云雷达的相关性较高,但云高仪得到的云底高平均比云雷达高770m,这是因为云雷达的探测灵敏度更高,而云高仪产品中给出的第二、三层云高不可靠。   (2)利用ARM寿县站WACR和Graciosa Island站SWACR及探空资料,选取典型的个例,利用模糊逻辑法进行云和降水粒子相态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毫米波雷达的偏振信息代替激光雷达并采用模糊逻辑法,可以提高对厚的中低云或有弱降水云内粒子相态的识别能力,反演结果更为合理。   (3)利用WACR测量的Doppler谱,结合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的资料进行了云内空气垂直速度的反演试验,利用小粒子示踪法的反演结果对w0-Z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小粒子示踪法在湍流较弱时能够比较精确地估算空气的垂直速度,但湍流较强时,误差不可忽略;改进的以小粒子示踪法为基础的w0-Z关系法的反演精度受湍流的影响很小,在信噪比较高时结果更可靠。
其他文献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瞿秋白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他非但没有懊丧,诚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说,反而庆幸自己“从此脱离了政治舞台”而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全球海洋对吸收、存储和再分配热量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海洋的这种作用也存在很大的区域性差异。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入2017年前,很多玩具业界的朋友都对未来的市场行情持谨慎乐观态度。然而从年初全球几个重要的国际性玩具展上看,不论是传统发达国家还是新兴消费市场,对玩具的需求都非常
湖泊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陆地下垫面,其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是陆面过程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与土壤下垫面相比,湖泊水体由于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和较低的热导率,较高的热容量以及较大
近几年,随着云南风能资源的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分布状况、山地风况特征、风电场选址(包含测风塔微观选址)、拟建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等问题的研究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往的研究
气候系统在时域上具有自相似的时间标度行为,这种标度行为,反映了大气中长程的相关性(Long-range correlations),即自相关函数以幂律形式缓慢衰减,相隔很长时间距离的气候涨
本文在全球季风系统(Global Monsoons)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标准化动态季节变率(DNS)方法以及相应结果,分析了热带中东太平洋(central and easterntropical Pacific,CETP)对流层高
阐述了利用石英晶体旋光效应实现FBG传感系统的解调原理,理论分析了石英晶体的旋光率与波长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旋光率随波长的增加逐渐减小,在834~841nm范围内近似呈
地气间水热交换过程是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过程之一,它与青藏高原的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密切相关。空间异质性导致地气间的水热交换过程更为复杂,阻碍了对
本论文运用NCEP、HadISST再分析资料,北大西洋涛动(NAO)月指数序列,探讨了1948~2015年北大西洋风暴轴和海表面温度(SST)锋的时空变化特征,验证了前人的部分研究成果,并得到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