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电厂燃烧后CO2捕获性能及系统集成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CO2引起的温室效应成为人类面临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电力工业是CO2排放大户,因此,电力工业CO2减排对于我国、乃至于全球碳减排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CCS技术是国际上减排CO2的研究热点。CCS技术中的燃烧后CO2捕获技术发展成熟,可广泛适用于大规模的化石燃料电厂,而由于能耗较大,制约了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降低CO2捕获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CO2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此外,发展清洁能源也是CO2减排的新途径。   本文以化石燃料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Aspen Plus模拟分析我国典型的300MW、600MW电厂的CO2捕获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的CO2捕获热集成改造,分析其能耗情况,及对电厂整体性能的影响,并从经济性上进行评估。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中国在役机组的特点,对比在役机组与虚拟电厂的不同,从能量匹配和保证汽轮机的安全、高效运行角度出发,提出可行的现役机组CO2捕获的高效系统改造、集成思路,分析系统集成的不同阶段电厂性能的变化情况,最后进行全流程的系统集成,给出最终的系统集成优化结果,CO2捕获能耗大大下降。   在深入分析燃煤电站CO2捕获系统热平衡的基础上,根据“温度对口、热能梯级利用”原理,从能的“质与量”相结合的思路进行热力系统集成,提出一个新型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通过汽水流程改进,有效降低了碳捕获对电厂运行的影响,提高蒸汽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汽水流程与碳捕获流程及地暖供热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捕获流程中中温余热、低温废热的合理高效利用。此外,论文还分析了背压汽机排汽压力及供暖温度变化时,一体化系统的性能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新型燃煤发电-CO2捕获-供热一体化集成系统,在CO2捕获率90%的情况下,表现出了良好的热力学性能,以较少的能耗代价实现了CO2的大幅减排,为热电联产机组CO2减排提供了独特的技术思路与方案。   同时,本研究还从能源的另外一种形式着手,分析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的发电特点,提出风能压缩空气蓄能系统(CAES)。将一种不稳定风电通过压缩空气蓄能转变为稳定、高品质调峰电能的发电方法,有利于风电的并网运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节约现有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达到减排CO2目的。且大面积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未来能源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气体动静压混合润滑端面密封以下简称混合式密封是基于气体动压式密封动压槽的动压效应和气体静压式密封外加阻封气源的静压效应而提出,同时具有气体动压式密封和气体静压式密封优点的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密封。国内外目前比较缺少对混合式密封的研究,尤其是对密封至关重要的动态特性的研究,本文对混合式密封的动态特性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指导混合式密封的工程设计和操作。基于线性化的摄动法,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了混合式密封的气膜
往复机械是石油化工领域核心设备之一,其结构复杂性造成信号重叠、激励源难分解,同时振动噪声大的环境带来了很多无效信号,有效的故障信号被淹没,这些都为往复机械的故障诊断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论文研究的往复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及故障模拟仿真系统对往复机械故障诊断和技术指导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角度域分析诊断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域结合机组工艺参数、振动状态参数的往复压缩机综
本课题着眼于目前火电厂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对火电厂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及辅机机构、化学水处理系统等主要生产系统及设备进行能耗分析和热力损失计算,从而针对
小球藻因其生长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含油率高等优势已经成为制取生物柴油的潜力藻种,开发适宜小球藻生长的光生物反应器,以及进行相关工艺放大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课
两圆柱体之间的流体流动在内圆柱体转速增加时会显著增加流体状态的复杂性,其复杂多变的流动形态统称为泰勒库特流,其流动形式如:层流泰勒涡、波状泰勒涡、螺旋泰勒涡、螺旋波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新闻现场直播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类型.直播出境记者在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实况进行直播报道,对现场进行客观还原过程中,可能会带上主观色彩.这种直观叙事是否会影响客观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