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即非公开发行在2006年一经证监会推出,便以其发行对象和发行价格的特殊性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众多上市公司的热衷的股权再融资手段。由于该种募集资金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这一特殊财务时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着其他时期所没有的特点。另外一方面,随着相关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逐步完善,机构投资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专业投资主体之一,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完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以定向增发为研究视角,分析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本文全面梳理了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以及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在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机构投资者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关系基础上,以2011年至2013年在沪深两市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33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分年度估计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一年盈余管理程度,进而通过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于研究对象总体定向增发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和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都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监督作用不显著;其次,本文对总体样本根据增发对象分为3组,进行了盈余管理水平分组方差分析(ANOVA),以此来证明各组间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差异性;最后,对于显著存在差异的3组细化样本,又分别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了:对于大股东型定向增发,机构投资者可以起到较好的盈余管理抑制作用,而对于外部投资者型和混合型增发,机构投资者均未对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盈余操纵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本文的研究结果充实了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和盈余管理相关研究,可以为我国资本市场再融资制度规范性和公司治理的机制完善性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