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碳排放实证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统计局于2013年1月19号发布最新数据,我国2012年GDP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7.8%。网易财经通过对国内百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调查,发布201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报告。该报告发现67%的受访者认为2013年中国GDP增速有望维持在7%~8%的水平。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我国仍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急剧增加。据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测算,“201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其实,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气候问题早己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各国也纷纷着手应对气候问题。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明确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人口世界第一、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CO2排放也急剧增加增长,因此减排压力很大。为了能够顺利实现所做出的减排承诺,必须调动各省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减排指标。在此背景下,对如何实现减排承诺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对象,研究其实现节能减排的路径和对策。作为国内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山东省在煤炭、石油以及金属矿产等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绝对优势。然而,工业结构偏向重工业化,传统的能耗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能源消费总量大,所有这些使得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重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山东省碳排放进行研究分析的必要性,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探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可行性和路径。利用省级数据分析山东省节能减排现状,分别从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发展、二氧化碳排放等角度对山东省的的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构建了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体系结构。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斯蒂格利茨认为城市化问题居于新世纪中国面临三大挑战之首,中国城市化目前
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股权激励作为广泛推行的一种中长期激励机制,被认为能有效缓解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但事实上,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