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白酒大国,产生的酒糟废弃物数量巨大,长期以来酒糟废弃物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处理方法粗糙低效,对环境与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热解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生物质转化为三相产物,合理的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针对生物质热解的研究近年来较为广泛。酒糟作为一种生物质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采用酒糟热解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是可行的研究方向。该文梳理了生物质热解的影响因素和常用的工艺,简要论述了生物质热解的研究方向。实验利用自制的螺旋式酒糟热解小试装置,考察了热解时间与热解终温对酒糟热解的影响,并结合热重分析曲线(TG/DTG),明确了酒糟热解规律与各个阶段的特征。随着酒糟热解终温的升高,固相产率下降,900℃占比约为30%;气相产率升高,900℃占比约为40%;液相产率于600℃时达到最高点,占比28%,热解时间对三相产率影响较小。利用气相色谱(GC)分析了酒糟热解的气相产物成分,得到了气相产物中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的产生规律,600℃后两者体积占比约为60%。利用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分析了酒糟热解的液相产物成分,得到了液相产物中芳香族、脂肪族与杂环化合物的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各组分中含量较高的代表性物质,如苯酚、吡啶、饱和烃和酮类化合物等。为酒糟热解气相、液相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经验。结合热重分析曲线,采用热动力学分析,其中单升温速率法分析了十种模型,结合Malek法筛选,发现酒糟热解的两个阶段分别符合多级反应n=2和n=3.9两种函数模型。从能量分布的角度,分析了酒糟热解过程中输入总能量和气相中可燃性气体完全燃烧能量,600℃为最佳工况点,能量差值为0.3MJ/KG。实验与模型相结合,注重酒糟热解气相的资源化利用,为今后的热解研究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