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主要是指由于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和(或)脊髓血供障碍而出现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等症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发生于颈椎后纵韧带组织的异位骨化的病理现象,当该病理改变导致椎间孔、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和(或)脊髓,并引起躯干和(或)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和(或)括约肌功能障碍时称为颈椎OPLL症。CSM和颈椎OPLL常常合并存在,虽然通过X线、CT和MRI等检查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目前对于这样的患者的手术治疗,特别是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等均存在一定争议。目的:采用一期颈后前路联合手术及单纯颈后路手术两种方法治疗伴颈椎OPLL的CSM,对其短期(6个月)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伴颈椎OPLL的CSM患者24例,一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组(A组)11例,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组(B组)13例,采用JOA评分、Nurick分级、颈椎曲度、椎管占有率及X线颈椎侧位片评估疗效。结果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和影像学评价。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长短、术前JOA评分、术前Nurick分级、术前颈椎曲度及术前椎管占有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28、0.583、0.991、0.827、0.931、0.991和0.924,均>0.05),因此两组具有可比性。术后2周组间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比较,P值分别为0.101和0.116,均大于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组间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比较,P值分别为0.003和0.002,均小于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高于B组;术后2周及6个月组间Nurick分级比较,P值分别为0.156和0.115,均大于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组间颈椎曲度比较,P=0.805>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组间椎管占有率比较,P=0.025<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椎管占有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的比较,P值均接近于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高于B组。组内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及Nurick分级的两两比较,A组和B组P值均接近于0,即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及椎管占有率的比较,A组和B组P值均接近于0,即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线检查表明,所有病例在术后6个月时植骨均得到很好的融合,无内固定物折断、脱出。结论:1.对伴有颈椎OPLL的CSM的患者,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与单纯颈后路手术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JOA评分及Nurick分级,并且均能明显改善颈椎曲度及椎管占有率;2.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较单纯颈后路手术,在改善患者的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及椎管占有率方面效果更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于有合适适应证的伴有颈椎OPLL的CSM的患者,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是一种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